“秦總,剛剛還接到了一個新的消息。為了增強大衛國海軍的能力,美國海軍決定將已經退役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托馬斯蓋茨號贈送給大衛國海軍。”
秦濤也是一愣“這么大方”
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是美國海軍第一款采用四面相控陣雷達的宙斯盾戰艦,不過根據型號的不同,分成了幾個版本,最初的basee0和basee1雖然也有四面相控陣,但是并沒有垂發系統,用的還是斜臂發射架,從basee2開始才有了k41垂發。
所以,前兩個批次的軍艦就早早退役了,不過兩個批次總共才五艘而已,這托馬斯蓋茨號就是第五艘,84年建造,87年服役,05年底剛剛退役。
原本退役之后就該進入封存狀態,只是沒想到,美國佬居然把這艘軍艦拖出來,交給大衛人了,這就是親爹啊。
“是的,面對那邊突然出現的狀況,大衛人加強了空中巡邏,但是依舊不保險,還是需要在海上有強大的軍艦,這艘軍艦的加入,會讓大衛海軍的實力迅速膨脹,而且聽說,美國佬還有意把前幾艘也交給大衛人。”
狗大戶等國的海軍實力急速擴大,大衛人的處境是越來越差,現在美國佬把退役的巡洋艦交給大衛人,也算是一舉兩得。
不過
“咱們就等著看吧,美國佬一直都在吹噓宙斯盾多么的厲害,這東西除了打過戰斧導彈之外,還沒見有其他的表現,這次正好觀察一下。”
宙斯盾還真沒有和其他國家海軍正面對決過,畢竟冷戰過去,只有美國佬一家獨大,事實上,現代化海戰最近爆發的,也得算到82年的馬島了,之后就沒有出現過。
現在正好可以看看。
對大衛人來說,這可是個難得的機會。
托馬斯蓋茨號從美國東海岸穿過大西洋,進入地中海,只用了十幾天的時間,而且,大衛人還不用訓練,因為操作這艘軍艦的,都是原本就在美國海軍中服役的大衛人,他們從美國軍隊中退役,然后穿上了新的軍裝,開著這艘軍艦回來了。
艦長阿蘇林站在高大的艦橋上,遠遠地看著逐漸靠近的陸地輪廓。
“回來了,終于回來了”阿蘇林說道“我們大衛國海軍的主力戰艦,已經跨入巡洋艦時代,讓我們來洗刷哈尼特號的恥辱如果他們還敢發射反艦導彈,那我們就把什么該死的努爾導彈全部攔截下來”
宙斯盾系統是為了抗飽和打擊而研制的,雖然現在這艘早期型軍艦沒有垂發,但是前后各一個雙臂發射架,可以快速發射后再裝填,而且斜臂發射架還可以直接指向目標,省去了垂發上天再俯沖下來的時間,所以論實際作戰效能,不一定比垂發低。
而且,發射再多的導彈也沒用,畢竟軍艦上只有四個連續波照射器,一次性只能攔截四個目標,后續導彈發射出去,也得先慣性飛行,等到干掉上一波的導彈,再攔截下一波。
所謂的抗飽和攻擊,并不是宙斯盾真正能做到的,因為它欠缺主動相控陣雷達,需要專門的目標照射雷達。
不過,他們的對手有能力連續多次發射反艦導彈,來玩個飽和攻擊嗎
當然沒有,發射個一兩枚導彈就已經足夠了
“注意,左滿舵,四面相控陣雷達中右側雷達單面開機”
說起宙斯盾軍艦來,很多人都會被那四面相控陣雷達所吸引,這東西是整個軍艦最大的戰斗力來源,但是,也得認識到,這東西太耗電了。
就拿提康德羅加級來說,如果四面雷達全功率開機,那軍艦的行程就得少兩千公里,這些燃料都被雷達給消耗掉了。
所以,只有到了戰區才會開機,平時用的都是普通的搜索雷達。東方的神盾戰艦也是這樣,在平時巡邏的時候,只開啟后面的晾衣架或者蒼蠅拍,到了有情況的時候才會四面雷達一起開機。
現在,托馬斯蓋茨號在距離海岸線幾十公里的時候,做了一個左滿舵的操作,軍艦在海面上劃出來了一條弧線,航向從東變成北,右側艦體正好對準了海岸線的方向,所以,只需要這面雷達開機就行,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耗電量,而且也沒必要。
畢竟,不可能從其他方向飛來反艦導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