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說話了,他們都睜大眼睛,看著屏幕。
“兩枚導彈開始做s機動”
飛直線的導彈是最容易攔截的,當導彈開始在空中轉彎的時候,攔截需要的計算量就會大大增加,而超音速導彈本來就攔截,如果再搭配s機動,也就是在海面上畫蛇,那就更難攔截了
一般來說,都認為超音速導彈配合s機動,是沒有任何攔截武器能攔截住的,太難了
現在,朱拜勒級卻要挑戰
“紅旗十發射”
艦尾機庫上方,紅旗十導彈的發射裝置早就轉向了日炙導彈飛來的方向,等待著最后時刻的到來,接收到了發射命令,立刻動作。
嗖,嗖
細長的導彈飛了出去,和紅旗九、紅旗十六相比,這種紅旗十導彈就是小弟弟,它的長度只有兩米左右,彈徑更只有012米,哪怕就算是近程空空導彈都比它大。
但是,如果覺得小就沒什么戰斗力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紅旗十的攔截能力相當逆天
這種導彈個頭小,所以可以大量裝備,輕型的056都可以來個八聯裝的發射裝置,驅逐艦上一般都是裝備24聯裝的發射裝置,一次性可以塞進去24枚導彈,哪怕就算是兩枚齊射,也可以同時對付12個目標,它要攔截的不過是突破了紅旗九和紅旗十六防線的漏網之魚,有幾枚就不少了,這么多備彈,綽綽有余。
除了數量多之外,更重要的還是它的發射后不管的能力。
這種導彈的導引頭使用的是紅外成像和主動雷達綜合的方式,不管哪一種,都意味著這種導彈具備發射后不用管的能力。
只要發射出去,導彈就能自己飛向目標,不需要后方的任何制導,這樣在抗飽和攻擊方面有著相當大的優勢
紅旗十導彈,全球最先進的近程攔截武器
細長的導彈飛出去之后,一邊向前飛,一邊開始繞著彈體旋轉。
自旋穩定在飛行器中很常見,紅旗十導彈的自旋,一方面是為了讓導彈的飛行更穩定,一方面也是為了降低導彈的控制難度。
畢竟彈體直徑太小了,小到導彈內部只能布置下一個舵機,如何用一個舵機就能控制導彈在三維立體空間里機動而且還要高機動
答案就是讓導彈滾轉起來,只要在不同的時機操作舵面,就能向不同的方向飛行,一個舵機解決所有問題,但是對飛控系統的要求很高,沒有先進的電子系統,根本就無法研制出來這種先進的導彈
老毛子沒有,法國沒有,大衛人沒有,所以,阿三的軍艦上也不可能有這種導彈。
美國有類似的,但是也不可能賣給阿三,盟友都是選擇性的賣。
雖然小巧,但是技術很先進,海面一米以上的導彈都能摧毀
飛出去之后,紅旗十導彈的導引頭就盯準了目標,根據具體情況,自動切換到了紅外成像導引頭。
哪怕就算是亞音速的反艦導彈,尾部噴射出來的火焰都可以給它最穩妥的指引,更不用說日炙反艦導彈這種超音速的目標,3馬赫下,導彈彈頭的溫度高達350攝氏度以上
它清晰地出現在紅旗十導彈的紅外成像導引頭里,彈載計算機高速運轉,運算出來控制指令,輸送給舵機,帶動導彈機動。
導彈的軌跡也在隨著目標的s機動而不斷調整,這說明它的飛行方式更類似于半主動雷達導彈,始終跟著目標飛,這樣是相當浪費能量的,不過,紅旗十導彈彈徑很細,空氣阻力很小,而且它的固體火箭發動機性能先進,一直都在燃燒之中,著源源不斷的能量。
作為一款最大射程十公里的導彈,現在它去攻擊五公里之內的目標,根本就不用擔心推力不足,全程都在動力射程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