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哪些地方”
姜寧仔細回想,如果只是現世,他去過的地方并不多。
小學五年級放暑假,去了父母務工的城市,東江省溫城,玩了一個暑假。
回來繼續在鎮上讀書,直到今年,他才來禹州讀高中,說來好笑,姜寧雖然是禹州人,但還是第一次踏入禹州市區。
然后在禹州待了三年,期間從未出去旅游過,倒是有好幾次,沈青娥跟著堂嫂他們出去旅游,姜寧很想跟著見見世面。
可他沒錢旅游,本就寄住在別人家里,遭人嫌棄,哪里還會自討沒趣的去湊上去,讓別人花錢
早在高一,姜寧便想著搬離大伯家,去四中住校。
借住親戚家這種事,只有真正體會過了,才知道有多復雜。
可他那時,終究只是個十五六歲的少年,沒有自立能力,爸媽也不同意,他們想讓姜寧擁有更好的生活環境,加上大伯多次挽留,姜寧一直沒能搬出去。
許多事情,多年以后回想起來,其實只是一件簡單小事,然而只有當你處在那個年齡段,才會明白其復雜與繁雜程度。
后來能看明白,是因為成長了。
等到高中畢業后,姜寧考上淮城的一所二本大學。
讀了四年大學,每個月生活費一千,能吃飽飯,但旅游的錢是沒有的,只能在淮城市區轉轉,逛逛公園,爬爬山。
大學便這樣結束了,畢業后帶著一千塊,去了南市,期盼著每個月能掙五千,結果,底薪兩千。
他再次轉回禹州,靠著實習時的關系,聘上一份工作,一點點往上升職。
后來跳槽過幾次,卻也總是在幾個城市循環。
溫城,禹州,安市,南市,喬州,就是姜寧曾經去過的所有城市了。
哪怕比之現在8班的同學,也遠遠不如,像白雨夏,陳謙他們,每年都會出去旅游。
他看著薛元桐,自嘲道
“小時候去過一次溫城,后來就一直待鎮上。”
姜寧想起來曾經工作時,聽同事討論哪個網紅城市好玩,他因為貧窮,根本無法融入。
“溫城我知道是不是離海邊很近,你有沒有見過海”薛元桐湊近身體,雙眼炯炯有神,她沒有見過大海呢。
“見過啊。”姜寧說。
“真正的大海是不是藍藍的,很好看的那種”薛元桐好奇的問。
“不,海是黃的。”姜寧說。
薛元桐幻想破滅,撅著嘴巴,不開心的說
“你騙人。”
“沒騙你,真的。”姜寧跟爸媽去過兩次海邊,沒什么好玩的,環境還不如澮水河。
薛元桐仍舊半信半疑,她決定以后長大了,一定要親眼去看海,如果姜寧敢騙她,她保證狠狠的教訓他。
“溫城有沒有什么好玩的地方”薛元桐繼續追問,她長這么大,從來沒離開過禹州,對外面的世界很好奇。
“有啊,溫城有一座山,叫人頭山,山頭長得特別像人的腦袋。”姜寧比劃了一下。
“好多人吃飽了撐的,整天蹲在山頭下,研究怎么爬上去,山頭幾乎是九十度,非常難爬,好些人摔斷了腿。”
“后來有一天,有個游客真的爬了上去,但卻下不來了。”
薛元桐問“他們好蠢啊,后來呢”
“后來出現一頭惡龍把游客吃了,原來那山頭竟是惡龍的城堡。”
“姜寧你又騙我”薛元桐瞪著眼,氣鼓鼓的。
“好吧,后來游客在山上餓了兩天,直升機飛上去把他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