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身子是重中之重,因而三天兩頭、時不時地,就會有太醫來請平安脈。
“這是王煦法,四大御醫之首,朕與你提過的。”皇帝含笑,變相地承認了。
與西醫不同,中醫是年齡月老,越是國手。只看年級,再看他在太醫院的排名,就知道這個人已經是太醫院里的國寶了。
“王大人多少歲了”沁柔好奇道。瞧著這位大人年齡可不小了,就是前朝大臣們,在這個年級,也差不多得告老還鄉了。他還硬挺著
人老了都會走向同一個結局,滿臉的皺紋,以及身上長出的老年斑,和身體行至陌路時散發出的腐朽的地位。
就像一臺斑駁的機器,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全身的零件經過了無數次的返場趕修,已經再也修不好了。
這是年齡帶來的腐朽不可逆
“王煦法啊”康熙的腦子絕不是說說的,這個帝王,他想要記住的,就絕不會有遺漏,他撫著沁柔的臉蛋兒,如同一個昏君與妖妃,“朕記得王煦法在汗瑪法時就在宮里伺候了,去年辭官的沈郎仲你大概不知道,他是汗阿瑪在世時被薦為太醫的,貢獻良多,二年時,因皇額涅仙逝,朕進食無味,病情漸重,太醫們束手無策,還是他為朕把脈診治,對癥開方,不過數日,朕豁然而愈,去年他因病辭官,朕也只好準他辭官回鄉。”
康熙帝對沈郎仲是真的信重,沈郎仲性情耿直,好直言,皇帝不僅不氣,反而多有看重,去年沈郎仲因病辭官回鄉,康熙多有挽留,但沈郎仲執意辭官,康熙帝也只能準了。還賜銀千兩,良田數傾。
“王煦法的醫齡可比沈郎仲長多了,沈郎仲進太醫院時,王煦法已然是院判,如今已經是院使,你猜一猜他多少歲了。”皇帝不直言,與他的愛妃玩起了你猜我猜的游戲。
“王院使,至少也得有五十歲了吧”沁柔給出了她的答案。太宗皇帝在位十八年、世宗皇帝即先帝也在位十八年,王院使再能干,也得二十來歲才能進太醫院為太醫。
況且,王太醫已經很老了。這個歲數,還是她往低了猜的。
皇帝含笑,不說對也不說不對,就這么看著她,“那你瞧著,具體多少歲了呢”
沁柔又看了看,猜人年齡這種事,猜多了得罪人,猜少了不誠實,違心,沁柔干脆耍賴,“我不猜了。”
萬一猜錯了,豈不尷尬還有,誰知道他是不是個小心眼的,萬一報復她怎么辦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的道理。沁柔時時刻刻謹記于心,尤其這還是一位太醫。
“真不猜”皇帝尾音上揚,瞇著眼睛,好似在商量的模樣,然而與狐貍陰人的模樣十分像,看著很是嚇人。
“不猜”沁柔堅決搖頭。堅決不被皇帝嚇到,“萬一猜錯了,多尷尬,還要不要面子了。”
她可不是被嚇大的。
“既然不猜,回頭你自己去打探吧”皇帝確定了沁柔不會猜,他也就放棄了。也不直接告訴她王煦法多少歲,而是禍水東引道。
“自己打探就自己打探。”沁柔不懼不過打探一個太醫的年齡,只要她想,她大概還是能打探出來的。
皇帝就這么看著她,笑而不語。再次提醒她“真的不猜一猜嗎你猜一猜,不論結果如何朕也叫王太醫給你診一診脈,如何。”
沁柔瞪大了雙眼,一臉不可置信。拿答應了她的事兒,來旁敲側擊她去猜,坑不坑啊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