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也不是什么好名聲。沁柔只要動腦子想,都知道。
而如果她真與帝王一道摔下去,那么,她這個帝王的寵妃,就該在史上留下只言片語了。沁柔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寵妃,大約是因為,她清楚,帝王的寵愛,來得快,去得也快。
就說唐太宗皇帝,欣賞魏征的直言,君臣相合到最后一刻,為魏征最后的心愿,不惜將自己最寵愛的九歲的公主許配給魏征已過不惑之年。
榮寵至極。
后來也因為一分生起的疑心,貶斥了魏征之子,并取消此前定下的婚約;出爾反爾,是叫帝王玩習慣了。
然而事實上,帝王的荒唐之舉,總是能叫寵妃和妖妃背鍋。
因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帝王是天子,而天子,是不會有錯的。而歷史,由帝王一手掌控書寫,其中改動了多少,或許只有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的那些微粒分子才知道。
不過說真的,沁柔還真不在意那點名聲。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呢后人如何評說,我也聽不見了。
能留一二名聲,也不錯。
“奴才留的,必然是惡名。”沁柔也篤定道。但她話語間,分明未見擔憂,即便調侃,也是帶著玩笑性地。
“你若是妖妃,朕就該與昏君掛鉤。”康熙作為一名帝王,太清楚歷史會怎么寫。妖妃與昏君,素來是分不開關系的。
聽康熙的語氣,并不能聽出來生了氣。
“或許,后人就該揣測,奴才這個妖妃,容貌是何等的傾國傾城,才迷得一代明君也迷了心智。”沁柔調侃著,說出自己的揣測。
她倒是想有那本事。倘若她能叫皇帝滿心滿眼里都是她,言聽計從的話,她也就不必怕太皇太后哪日賜死她了。
至少死得不憋屈
是真的作惡多端。
世人庸俗,常以己度人。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好色,是人的本性。不分男女。
而在這個時代里,對于女子而言,將其放置到了最大而已。無數歷史事實證明了,一張姣好的容貌,確確實實是女子的資本。
“嗯愛妃確實花容月貌。”康熙作勢,看了看沁柔的臉,贊同地點點頭,“迷惑了朕的心智,也不是不可能。”
沁柔笑得歡快,實則她壓根就沒有當真過,哪怕一丁點兒,她哪有那本事
“奴才倒是真盼著自己有張傾國傾城的臉,”別的不說,自個兒看著,也心生歡喜呀“不過沒辦法,容貌是注定了的。”改不了了,她也不打算去改,夠用就好了。
一帝一庶妃在馬背上閑聊,聊的盡是些不著邊際之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