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不是應該感激他沁柔窩在了康熙的懷里。
然而她什么也不想說;人生而為人,總有一些喜歡的,也有一些不喜歡的。旁人采取什么樣的態度,其實歸根結底,都與我們沒什么關系,都是別人的活法。
沁柔知道自己是什么人。她不過是于凡塵俗世里掙扎的一個凡夫俗子,就不站在道德的至高點里,去指責誰了
況且,受益者,始終不無辜。話又說回來,人心有私,誰不想過得比別人好。
康熙攬著她,也靜靜撫著她,昳利的臉上盡顯柔和,伺候的奴才們也松了一口氣,有眼色地,都退了下去,只留了一兩個人在外侍奉。
空氣里一片靜謐。沁柔知道,皇帝是天下人的依靠,是皇后的依靠,唯獨不會是她的依靠,但她也沒有心力去反駁,就這樣吧
左右多一兩分皇帝的偏心,她能過得更好。
“皇上可要記得自己今日的話,”沁柔靠著他道,身子極為應景地一個瑟縮,好像經歷了一般,“聽聞生孩子的時候,極為痛苦;而且,還會難產”
重點,在最后一句。
母子俱隕的事兒,也不是不存在。
康熙明顯地感受到了沁柔的瑟縮,她那一份輕微的恐懼,也透過了她的身體,傳遞到了皇帝的身上身邊。
所以,生命的到來,血淋淋地是因為另一條命,半只腳踏進了閻王殿里,用自己的半條性命去換。
康熙安撫她,“沒事兒的,朕在這兒呢宮里那么多的奴才,朕叫奴才們隨時候著,必然會平平安安的。”
康熙是帝王天子,于他而言,后妃們產子,始終伴隨著難產的風險,這一點,皇帝是清楚的。
太醫們絕對絕對,不會忘記向帝王稟報這一點。
因為非人力所及,多好的甩鍋機會,太醫們也要為自己留一條后路;哪怕這條退路著實微渺。
但也不會說得太深,因為這是帝王,這是天子,后宮之事,于他,都是小事。尤其是女子妊娠產子之事
因為后宮的嬪妃們,迎進了宮來,首要的任務,就是開枝散葉。一個帝王,首要任務,也是開枝散葉、綿延子嗣。
康熙是帝王,他有帝王的思維,他待一個人好,就想給她子嗣;
康熙帝清楚,子嗣,是妃嬪在后宮站住腳跟的根本。
再沒有比親生的母子,更叫人聯系緊密了。
“沁兒,朕如今是天子,但朕如今,也一直記得,朕的嫡親額涅,是孝康章皇后,是佟佳氏,即便朕從未曾養在她身邊。”康熙與她說一句真話。
這也是他盼著他們的孩子的主要原因。
母與子,本身就是斬不斷的聯系。他盼著她有他們的子嗣,但也是盼著,她能在宮里過得極好。不至于沒個倚靠
沁柔瞬間一震,她不知道帝王是有心還是無意,但堂堂帝王,也不會有欺騙她一個小小庶妃的必要。
難怪難怪佟佳氏后來會入宮,佟佳皇后會在后宮如日中天;佟佳氏會有佟半朝之稱。從康熙的態度里,已窺見了端倪。
人皆有之,帝王也是人,帝王也有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