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庶妃不知納喇庶妃是在告訴她,如何回懟后宮嬪妃;還是在寬解她,不必把閑人的碎語放在心上。
然而沁柔只說了這么一句,也不愿再繼續說下去了。鋸嘴葫蘆,某些時候,也挺讓人可恨地。
李庶妃沒有繼續深究,朝著沁柔微微點頭,沁柔神色更顯冷淡,淡淡然起身微微行禮,全了庶妃互相別禮的禮節。
不管李庶妃打什么注意,這個恩,她已經還了。不要想在她這里討舊債。
那跟她沒關系
李庶妃走出石亭,不過是幾句話的功夫,陳姑姑和知春想要討來的花朵兒還未討過來,御園里修剪花枝的奴才,叫她們打發去尋花枝了。
兩位庶妃之言,她們也是能入耳的。
眼瞧著李庶妃走了出來,知春趕緊迎上去。
待漸行漸遠,知春道“庶妃何苦為納喇庶妃自揭其短,您受了那么多的氣,納喇庶妃又不是個好相處的人。要您這么傾心傾力地對待”
在這個時代背景里,不能生養,是一個女子最大的悲哀
庶妃自個兒,都承了那么多的苦楚,還要去關心另一個人,尤其還是極得圣寵的另一位庶妃。這對她們而言,著實沒什么好處。
李庶妃聽著,腦子里忽然劃過了什么隱約抓住了點的影子,很快這條線被串連了起來“原來如此。”
李庶妃終于想明白了,呢喃道。不自覺出聲,倒是引得一旁的知春不解和驚異原來如此原來如此什么
而李庶妃卻是想明白了,納喇庶妃最后的那段話,或者說那段對她的提醒,不是給她的寬解,也不是特地教給她如何回懟碎嘴子,而是在還她的恩情。
她自揭傷疤,提醒勸解的恩情。
納喇庶妃不像是一個,會接受別人的好意的人很大可能無視,但這回是感激她自揭傷疤嗎還是她的善解人意
知春還是一臉疑問,李庶妃卻是笑了笑,道“人家不欠我的了。”就這么幾句話,也不忘記把她的恩情還回來。這樣的分寸感、這樣的疏離,著實不能不叫人佩服,也覺得愚蠢。
李庶妃驟然想到一個問題,“你說納喇庶妃,不會后悔孤軍奮斗嗎自古英雄好漢身邊,也免不了三兩個幫手。庸人身邊更是如此”
可納喇庶妃卻從來都是一個人,宮里只有她一個人在獨自奮斗,她難道就不會擔憂嗎沒有幫手,沒有朋友陪著,失敗,不怕成為必然嗎
知春不知道庶妃為何驟然就將話題跳到了這兒,不過她順著庶妃的疑問,想了一會兒,搖了搖頭“奴才榆木腦袋,哪里能揣測到納喇庶妃的想法。”
若是她能想得透的話,如今也不能是一個奴才了。指不定納喇庶妃那樣的盛寵,就是她的了。
李庶妃得了這個答案,也不覺得惋惜。知春若是能給出個好答案,那就不是奴才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