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從來不后悔,當初將她的兒子先帝,拱上了皇位。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倘若沒有她的這份決意,只怕今日她與她的后代血脈,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了。
而她與娜木鐘太貴妃,也只會是一般的下場。皇權之爭,容不得分毫的大意。
太皇太后有私,就像她偏向于她自己,偏向于她這一脈的血脈,也,偏向于科爾沁。
太皇太后從不后悔
“擔心也擔心不了了。”太皇太后道。兒孫也不需要,太皇太后也還是選擇了退后一步,皇帝強勢也不輸先帝。
太皇太后無奈,而殿內,唯余了康熙、與環抱著二阿哥小小尸身的皇后,此時倒真是一家三口,齊全了。
殿里留下的,無一不是皇帝、皇后跟前伺候的心腹。
康熙看著皇后,沉痛無比,卻不能傷心,“皇后,你是大清的皇后,是大清帝王的皇后。”
皇后沒有反應。
康熙又閉來眼,人后教妻,皇帝亦是明白這個道理,“皇后,不是皇瑪嬤要懲罰你,不是朕要懲罰你,你要知道,你是大清的皇后。承祜沒了”康熙說出那兩個字,似乎極為艱難,“朕也極為難過。”
那是他寄以厚望的嫡子,也是他的兒子,人心非石,豈有不生疼痛之理。然而萬事不由人,有些人,是連傷心都不能的,“皇后,朕是皇帝,你是皇后,我們都沒有悲傷不已的資格。”
康熙帝道。如他所言
在其位,謀其政。就如同他這個帝王一樣,所以沒有任性的資本。皇后卻是依舊抱著二阿哥小小的尸身不動,有其行而無其神,恍若游魂。
康熙于是明白,好,這是要下重藥了。“好,朕已經吩咐下去,二阿哥停靈三日,一切章程由你這個皇后操持,你若真不在意皇后的位置,也不在意承祜的身后,要他死了也不得安寧,沒有歸處,就繼續不在意下去。”
“只是二阿哥的身后事,永壽宮妃因你回宮自省,她是鈕祜祿氏精心培養的閨秀,不乏大家族的傲氣,甚至更重必然不會插手二阿哥的身后事。”
“皇瑪嬤年歲已高,朕不能叫她安享晚年,已是不孝,沒有叫她老人家因此事重新出山的道理。”康熙也做不到這個。
皇瑪嬤若是再行出山,朝堂上就不只是再起波瀾了。太皇太后哪怕要出動,也不會是在這時候。所以這就是帝王,無論什么時候,傷心都不是他的本能,他想的,是如何穩定朝堂,如何利益最大化,損失最小化。
皇帝轉身,周圍皇后的奴才,都關心地看著皇后,康熙道“朕會吩咐崔令欽來候著,皇后自己拿決定。”
康熙頓了頓,終究還是把那句,皇后,做好決定,的話咽進了嘴里。反而勸解了一句,“皇后,想想承祜,想想二阿哥,他還那么小,你要他作孤魂野鬼嗎”
而身后,皇后終于哭出聲,哭得撕心裂肺“嗚”
康熙總算放了心,能哭出來,就不是大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