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說康熙實在太驚醒,還是她動作不夠輕緩。大約更傾向于前者,這位帝王,既然能掌控皇權、玩弄人心,又怎會缺乏了對人的警惕心呢
疑心重,慣來是帝王相隨相伴一生的病態了。
“前朝吵得朕頭疼”康熙揉了揉眉頭,疲倦不已,就算現在已經遠離了前朝,康熙依舊腦子疼。
不怪她腳步重,康熙原就防備心重,而且也是因此牽涉到了心緒。雖說對前朝的亂象,早有預料,不過真正鬧騰起來,他這名帝王,還是不可預料地收到了影響。
心情不好,康熙也難免心虛浮躁。便是奴才們經了特意訓練,依舊能把他吵醒。不過是闔眸養了一會兒神罷了,原來心緒就還在四周環境,她進殿后漸行漸進,康熙第一時間就感應了出來。
“皇上歇會,大臣們吵吵,就吵他們的,皇上若是為此氣不順,傷的還是自己的身體,不值得。”沁柔勸了一句。
她兩不相幫,何況她一個后宮庶妃,也沒有插手朝政的說法。她明白帝王的底線在哪里。
皇后、鈕祜祿妃赫舍里氏、鈕祜祿氏和她有什么干系,她不關心。索性誰也不提起。
沁柔的話里帶著一股云淡風輕,卻又避重就輕,無論是赫舍里氏、還是鈕祜祿氏,都沒有提及半分。
“互相有理不饒人,朕就算耳朵閉著,那些爭吵,還是在耳邊環繞。”康熙作為斷官司的帝王,底下的大臣們,哪里是在為對錯爭,爭的分明是自己的權勢、在朝中的勢力。
皇帝能放下心才怪。
沁柔沉默,那她就沒什么辦法了。她倒是認為,可以把那些大臣們的嘴,用線縫上。問題是誰來誰敢誰有這個權勢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康熙自個兒受著吧沁柔也就順著話說了一句,“誰叫您是皇上呢”
沁柔不必動用腦子,都明白,前朝里那么多大臣,那么奮力去爭,爭的是什么
無非就是權勢。富貴迷人眼權勢,很難不讓人動心啊
朝臣們想要權勢,康熙的態度可是一大重點。有他支持,不成也成,便是個流氓,也能權勢滔天。比如玄宗皇帝時期的楊貴妃母家堂兄楊國公。
他有什么才能能坐國公之位,升斗小民,魚肉鄉鄰百姓,是一個大大的毒瘤。承蒙君恩,依舊做了國公爺。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由此可見,帝王的態度有多重要
康熙大笑,頭疼的癥狀瞬間減輕了許多,還真是一針見血。滿朝文武,在朝堂上爭的是什么他難道不心知肚明。
“先休息,朕也得好好想想,這事兒怎么處理。”康熙道。他總得想清楚,到什么火候了,停止最好。
要赫舍里氏和鈕祜祿氏當真反目成仇,自是不可能的。朝堂里內憂外患,他不會自掘墳墓,真摧毀了大清的根基。
康熙清楚,滿朝文武里,那么多大臣,好些都是大清的根基。是動不得的,一動了,大清就搖搖欲墜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