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美術和配樂,只要離開了華夏傳統題材,幾乎就是滿眼一抹黑,胡亂拼湊。
這也是沒辦法的是,在藝術上,國內人才儲備太薄弱了。
可這“葫蘆娃工作室”卻給人的感覺截然不同。
就連一直抱怨不以的法鯊,都忍不住坐直了身體,“葫蘆娃工作室”比他想象的專業多了,起碼這配樂不錯嘛。
鏡頭繼續緩慢的推移著,大熒幕上的視角從陰暗的船艙,到不同的狹窄的過道,潮濕而臟兮兮的內部結構,給人一種既詭異又黑暗的感覺。
與現代科技那種明亮的科幻感不同,諾斯特羅莫號仿佛是二戰中服役多年的老艦艇,給人一種腐朽和陳舊的氛圍。
開頭整整六分鐘,沒有一句臺詞,只是仿佛科學博覽一樣,單純展現船體的內部,每個觀眾都能感受到那種粘稠,黑暗,亞裔,悶熱,濕乎乎的環境。
給人一種死氣沉沉的氛圍。
這下,不單是法鯊了,就連蘇江等人,都開始擔心了,這個剪輯的開頭實在是太長了,太沉悶了!觀眾恐怕會受不了離場的!
可當法鯊有些焦慮不安的轉頭,卻發現后排的那些觀眾都仰著頭,望著銀幕,臉上發射著微弱的光芒,嘴巴微微張合,沒有絲毫的分心。
這讓法鯊感到非常驚訝,6分鐘的沒有臺詞的沉悶,竟沒有人離場嗎?
前排的麥片周等影評人,此時卻被驚艷到了,和對此習以為常的劇組演員們不同,他們是第一次看到諾斯特羅莫號。
這種獨特的腐化的精致美學,徹底驚艷到了他們,在美學角度上來看,這個“沉悶”的開頭簡直是令人大開眼界,不需要運鏡,音樂,只是獨特的視覺美感就能讓你沉醉其中。
這仿佛是藝術畫一般的視覺魅力,實在是太令他們意外了。
最令他們感到震動的,是這些科幻元素,完全是原創的,沒有絲毫抄襲之前其他的影子,卻如此豐滿真實。
宛如上帝在另外一個時空創造的世界般,這是最不可思議的。
麥片周忍不住拿起手中的資料,在黑暗中,努力看了一眼導演的名字。
蘇江……確實沒聽說過,國內竟然有這樣擁有強大視覺表現力的新人導演嗎?
這時光線突然亮起,休眠倉打開,船員們從休眠中一個個起身,和現代宇航員那種英雄般的尖端人群不同,這些船員看起來根本不像是英雄,反而像是一群普通工人。
劇情有條不紊的推進中,船員們說著臟話,聊著黃段子,抱怨這個,抱怨那個。
他們沒有人類對于宇宙的探索**,沒有任何終極目標,他們既不關心“我們是誰,我們來自哪里”,也不關心人類的命運。
他們只是想急切的回到地球,每天都在糾結分紅,嘮叨食堂的伙食難吃。
臉上的疲勞和無聊,仿佛在這個縮小扁平的太空艙里,人只是這艘巨大飛船的一個運轉零件。
這讓觀眾們,輕而易舉地帶入了劇情,因為這些船員的生活,不就是他們的日常嗎?
就像是那句宣傳語說的“在太空,你的尖叫沒人能聽見”,在現實生活中,在這個網絡世界中,每個人內心的痛苦,也沒有人在意……這世界你本來就是孤獨的。
這幾乎就是投射現代人的現實,完全沒有科幻片的那種疏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