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王重驅車至開發區辦公室,和陳金山一道,驅車走了將近兩個小時,才在一處荒無人煙的戈壁灘上,見到了凌教授一行人。
凌教授一頭精干的短發,戴著眼鏡,中等身形,滿頭黑發間夾雜著幾分銀絲,面容倒是略顯年輕,瞧著三十多歲模樣,穿著簡陋的單衣,頭上戴著個草帽。
陳金山和凌教授握著手寒暄了好一陣子,一個叫老師,一個說自己沒帶過他,不算他的老師,關系略有些復雜。
不過兩人的關系確實不錯,玩笑歸玩笑,臉上的笑容都是發自內心的,透著真摯。
“你大老遠的跑過來,找我有什么事嗎”凌教授也是個直性子,不喜歡繞來繞去,和陳金山才說了兩句話,就迫不及待的問了起來。
陳金山笑著道“老師啊,這次呢,我只是當個中間人,是這位同志想要見您”
王重趕緊上前,伸出手“凌教授您好,我叫王重,是西海固過來玉泉營這邊吊莊的移民。”
王重一嘴流利而標準的普通話,倒是讓凌教授略有幾分意外。
他和團隊來寧夏也有將近一個多月了,最難的就是和本地人的溝通,凌教授的普通話比陳金山的好,但和本地人在溝通上還是存在一些問題。
有些是因為語言口音,但大部分,都是因為他說的那些話,別說是老百姓了,就連很多本地的干部們都理解不了,不知道什么意思。
“王重同志,你好”凌一農和王重握手。
王重略有幾分激動的說“凌教授的大名,我可是早就如雷貫耳了,教授在菌草方面的研究,轟動一時,不僅替我們國人掙臉,還狠狠打了那些外國專家教授的臉,而且在保護森林資源,發展菌菇養殖方面,開創了一條前所未有的道路,利國利民,不外如是不外如何”
凌教授起先還以為王重只是推諉客套,可沒想他竟然真的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而且還能說出菌草的優勢和帶來的好處,倒是讓凌教授有些另眼相看了。
“想不到我凌一農的名字,竟然還能傳到海吉”凌一農雖然信了王重的話,可還是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似是看出了凌一農心中的疑惑,王重道“我早年間也是讀過書的,不過后來響應國家號召去當了兵,退伍之后,雖然回了海吉,但也時刻關注外面的信息,一些科技民生方面的報紙刊物,我也經常關注,像我們這種內陸地區,發展本來就慢,和沿海城市沒法比,尤其是我們西海固這邊,想要發展,想要實現全面小康,那就跟不能和社會脫節,必須緊跟時代的步伐”
“用菌草代替木頭繁殖菌菇,你老這可是開創了先河,您的技術,不僅是對咱們國家,就算是對全世界都有重大意義。”
陳金山和凌一農聽了,都不約而同的點了點頭,凌一農不由得再度審視起王重。
陳金山深以為然的道“王重同志說的對,像海吉縣,向寧夏這樣的內陸地區,想要發展,就必須緊跟時代的步伐,搭上改革開放的順風車。”
“這我我們閩寧兩省對口幫扶,就是為了讓莪們寧夏寧夏地區的老百姓們,也能吃到改革開放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