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販搖搖頭道“這不少了”
這么些天下來,這些小販天天來收菇,難道他們每天只靠自己就能把菇給賣出去那肯定不是啊,一個攤位一天賣個百十斤的倒也沒少,可幾千上萬斤哪兒那么容易賣。
他們前幾天進的哪些菇都還沒賣完呢,之所以還跑過來進,那是看到了這里頭還有利潤可圖,否則的話,哪個費勁巴拉的跑過來收菇。
他們這些個下來收菇的,準確來說,不能叫小販,應該叫股販子,以低價從菇農手里頭把雙孢菇收走,弄到市里,縣里的菜市場,自己賣一部分,撥給其他的菜販,讓他們賣一部分。
嚴格來說,這些個菜販也就是在中間賺個差價而已。
鄉親們和股販子討價還價了好一陣子,可股販子就是不肯松口。
“就兩塊錢一斤,既然這樣,那我們還不如賣給山海農貿呢”五蹲見股販子不松口,張口大聲說道。
鄉親們聽了這話,也紛紛出聲表示,支持五蹲這話。
菇販子也沒逼著他們賣,直言賣給誰那是他們大家的自由,他沒有權利攔著。
奔著看戲去的山海貿易的小姑娘,就看到了這么一幕。
先是幾個鄉親跑過來,問他們收菇的價格,得知還是兩塊錢一斤之后,然后所有的鄉親們,都抱著裝滿白色雙孢菇的塑料筐,在山海農貿的收購點前頭圍成了一大圈。
小姑娘眼睛一亮,立馬來了精神,趕緊招呼鄉親們排隊,她自己一筐筐的檢驗菇的質量,司機負責秤,鄉親們自己把菇裝上車,從司機小伙那里換上新的塑料筐。
和金灘村的選擇一樣,知道菇價下降的鄉親們,幾乎都選擇把菇賣給了山海農貿。
水花看著王重,不由得好奇的問“為什么不一開始先把收菇的價格提上去呢不然這幾天就不會收不到菇了。”
王重笑著道“我的傻媳婦,我們這是做生意,又不是純粹做慈善,要是前天用那么高的價格收菇,鄉親們一股腦的把菇都賣給我們,就算我們有好幾個冷庫,但也放不下那么多菇啊,你說要是菇的價格打下來,我們是賺還是虧”
“我們不是有外省的渠道嗎,大不了發到西安去”水花道。
王重搖搖頭,無奈的道“那虧的只會更多。”
“不說別的,光是運輸費,還有路上耗損的費用,就是一大筆開支,而且雙孢菇就算運到西安,能賣多少錢一斤你別忘了,我們和人家談的可是三塊一斤。”
水花訕訕的揉了揉腦袋,俏臉上露出個略顯尷尬的笑容“我給搞忘了”
說著臉上的神色卻又是一變“可現在這菇價降這么低,那鄉親們的收入不也跟著低了嗎”
王重道“這雙孢菇雖然,但也不是下金蛋的母雞啊,別說是咱們兩塊錢一斤的收購價了,要是咱沒打通這省外的渠道,到時候眼看著頭幾個種菇的賺錢了,鄉親們個個有樣學樣,也跟著種菇,到時候咱們這菇,那就跟地里的洋芋似的,你還能指望它能賣上啥高價”
“再說了,咱們為了鄉親們種的這菇,投了多少錢”
說起這個,水花的臉色就變得嚴肅起來“光是咱們這四個冷庫,前前后后就花了兩百多萬快三百萬。”
王重道“更別說咱們在其他人力和各種成本上的投資了,咱這錢又不是大風刮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