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事兒,說”周義虎也是個雷厲風行,不喜歡拖沓的性子,想來都是有啥說啥。
王重道“咱們村現在還是有不少,不方便澆水的山地,一到冬天呢,這白菜蘿卜也種不了那么多,我呢是想試著種點油菜看看,一來呢,油菜苗能當菜吃,二來這油菜的出油率不低,還能和紅薯,土豆、玉米輪種。”
“你是想托我幫你弄點油菜種子回來”周義虎笑看著王重道。
王重道“我在報紙上看到,咱們國家近幾年從國外引進了一些適應性很強的甘藍型油菜品種,而且產量還不低”
“成”周義虎爽快的道“回頭莪就幫你找找”
“謝謝周書記”王重這話說的真心實意。
“我聽萬春說,你們這油坊,弄了個工分制度”周義虎再度好奇的問道。
王重解釋道“是這樣的,我們這個油坊歸村集體所有,來油坊里榨油的鄉親們,不管是咱們村里的,還是村外的,都要收取一定的工費,不過咱們榨油的工序比較繁復,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而且當初建這個油坊的時候,也是全村出動,耗費了不少人力物力,咱們總不能讓鄉親們白白的出工出力。
可我們手上一無錢,二無糧,沒有東西發給鄉親們,所以我就和仁廉、仁禮還有大膽他們商量了,就把咱們在合作社里的工分制度也用在了油坊里,同樣是咱們干活的時候先累積工分,然后每年根據油坊的利潤,把工分換算成糧食,油或者錢,再發給鄉親們,這樣一來,鄉親們付出的勞動有了收獲,油坊也運作起來了。”
“聽著好像有點不一樣。”周義虎豎起大拇指“你再給我仔細講講你們這個工分制度,是怎么累計,怎么折算的”
工分制度是源自于老大哥的集體農莊,目前在國內有不少地方雖然已經有了,但還沒得到徹底推廣,真正在全國徹底推行開來是在58年人民公社成立之后,現在還有好幾年呢。
“是這樣的,我們根據工作強度的不同,工作時間的長短,劃定了工分的多少,就比如”王重滔滔不絕的講述著,周義虎和一眾縣里下來的領導們,一個個都豎起耳朵,仔細聆聽,隨行的那位不知是秘書還是記錄員的年輕人,拿著筆不停的在本子上記錄王重的話。
這一說,就是大半個小時。
送走了周義虎和一群領導,王重轉頭就扎進了地里,夏收剛剛結束,正是搶耕搶種的時候,鄉親們都恨不得一天到晚都扎在地里,這一茬種下去的花生和大豆,等過了秋播,可都是可以拿來榨油的。
去年吃了榨油廠的紅利,鄉親們今年干勁正足著呢,都卯著勁兒,等著多種點花生和大豆,好用來榨油。
姜紅果也沒在家歇著,把子平和子安帶到地里,讓他們兄弟倆自己在地頭玩耍,姜紅果則跟著鄉親們一塊兒干活。
眼瞅著整個麥香嶺地區,幾十個村子,全都提前了麥收的時間,各村皆有不同程度的損失,獨獨一個麥香村,硬生生頂著壓力,沒有提前進行麥收,反倒是來了個大豐收。
王重此舉雖然為他賺足了聲望,也讓麥香村的鄉親們又得了一次大豐收,可王重抗命的舉動,卻也是實打實的。
得虧這不是戰時,不在戰場之上,不然的話,王重的這種行為,估計當時就被槍斃了。
有了去年的先例在,今年鄉親們搶種的熱情格外高漲,甚至有些人還提出干脆把地里全種上花生和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