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此時也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看著水洼之中那小精靈的做法。
它沒有再拋出選擇,而是讓小精靈自由自在地發揮。
隨著時間的推進,被小精靈庇佑的文明也慢慢步入了科技時代。
各種各樣的科學觀念開始沖擊神的尊嚴。
“神是不存在的。”無神論者與有神論者展開了激烈的爭論,雙方從幾百年前的那場神降大雨,說到最近的提出的尖端科技。
“那場雨就是神存在的佐證,大旱半年,帝王當日向天祈雨,當晚就烏云密布,第二天一早便天降大雨,云層之中金光閃爍,雨點勾勒而出的彩虹也帶著金線,這難道不是神跡嗎?”
“巧合!太陽雨都是金光四溢,難道都是神跡嗎?”無神論者反駁道:“久旱必雨,熱氣凝聚過剩,一點冷空氣就會引起劇烈的天象變化,這是科學!”
“現在能夠人工降雨,難道那射上天空的炮彈,也是神跡嗎?”
“憑什么不是神跡,我們現在的一切都是神給的,炮彈當然也是神給的。”
“胡說!那炮彈是我們自己造的,我們挖的礦,我們煉的鐵,我們加工的螺絲,我們辛辛苦苦組裝在了一起,這是全體文明智慧的結晶!”無神論者的一番話迎來了滿堂喝彩。
“那你說礦怎么來的?”有神論者并不著急,追問道。
“地質變動。”
“為什么地質會變動?”
“地核能量釋放。”無神論者不害怕追根究底,因為這便是科學的優勢。
“那地核能量是從哪來的?”有神論者不慌不忙地問道。
就這樣,雙方像是鉆牛角尖似的,不停地追問與回答。
終于,當問到世界是如何出現時,無神論者沒了辦法,只能回答道:“我們還在探索,科學是沒有盡頭的。”
聽到這個答案,有神論者也笑了笑:
“我們也在探索,神學也是沒有盡頭的。”
雙方爭論不休,民眾也津津樂道。
不過身為神的小精靈并不在乎,它甚至也饒有興趣地聽著這些爭論。
在科技發展之后,它已經不會再理會那些祈雨的愿望了。
大多數先進的文明都開始遠離了大海,邁向大陸深處,神的影響力也降到了最低。
雖然它還能通過河流接收到那些文明的愿望,但這些愿望也慢慢地不再虔誠。
無神論者逐漸占據多數,文明更愿意相信人定勝天,靠自己的雙手改變世界。
不過,這也是小精靈想要看到的。
“神只能幫你們到這了。”
小精靈看著那些仍在爭論的子民,有些欣慰地念叨道。
文明之中的大多數民眾,也只是把這些關于神的爭論當做樂子,它們已經不需要神來撫慰內心了,它們早就有能力去做到那些曾經神才能做到的事情。
“現在是太空時代了,誰會相信有神呢?”
文明即將乘坐火箭,飛上太空。
平靜的小水洼旁,隨著一陣火光閃爍,一顆小小白色火箭飛到了空中,那火箭脫離了大地的引力,開始在空中環游,越來越高……
太遠了,神的力量已經無法再干涉到它了。
小精靈躺在大海中,看著文明越飛越遠,變成一顆星星,直到再也看不見。
平靜。
大海很平靜,愿望也很平靜。
因為小精靈的刻意篩選,它現在完全聽不到那些低等生物的祈愿聲,它也久違地靜下心來。
文明從不依賴神,到依賴神,最后再到不依賴神……
“這真是一個美妙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