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柳京有些話,當著喬治的面,不太好意思說。
海軍在日俄戰爭中打成那個鬼樣子,尼古拉居然沒有追究阿列克謝的責任,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這其實也不能怪尼古拉。
喬治來了遠東,謝爾蓋遇刺,弗拉基米爾退休,老尼古拉去世,尼古拉身邊能用的王室成員已經沒幾個了。
以小尼古拉的資歷,根本不足以擔任陸軍大臣。
尼古拉也是沒辦法,喬治肯定是最合適的人,但是喬治不可能把遠東這一攤子撂下,跑圣彼得堡當陸軍大臣,所以尼古拉只能趕鴨子上架,讓小尼古拉暫時先當著。
阿列克謝也一樣。
日俄戰爭中,俄羅斯帝國高級海軍將領,死的死,被俘的被俘,實在是沒有能用的人了,否則尼古拉早就一腳把阿列克謝踢到堪察加半島去了。
“這計劃也不錯,如果通過的話,符拉迪沃斯托克造船廠至少能拿到一半訂單。”
米哈伊爾浮想聯翩。
8艘軍艦一共28億,一半就是14億。
真把四艘放在海參崴造船廠,能把海參崴造船廠吃撐。
“別想了,這計劃不可能通過的。”
喬治本來就沒有期待,自然也就不會失望。
“為什么不能以‘尤里耶夫’為藍本呢?”
瓦西里還是不夠精明。
“尤里耶夫”和“羅曼諾夫”是海參崴造船廠建造的,成本多少利潤多少在哪兒擺著呢,以“尤里耶夫”和“羅曼諾夫”為藍本的話,讓海軍部造軍艦這條利益鏈上的人還怎么賺錢?
在造軍艦這方面,英國和俄羅斯帝國一樣,也是有完整利益鏈的,要不然皇家海軍也不會那么熱衷于造軍艦。
說句不好聽的,就算英國在10年內,不造任何軍艦,其他國家的海軍,也很難對皇家海軍構成真正的威脅。
英國的“柏勒洛豐”要造三艘,去年剛開工,現在還沒有下水呢。
在皇家海軍的計劃中,“圣文森斯特”又要造三艘,明年陸續開工。
明年皇家海軍也不會閑著,還會有新的計劃,繼續開工戰列艦。
德國媒體嫌棄“拿騷”性能不夠強大,要求德國繼續建造更多,更強大的戰列艦。
英國現在誰要敢說一句皇家海軍的實力已經夠強大了,不需要再建造新的戰列艦,就算不被吐沫星子淹死,也會被人從背后用斧子砍死。
“咱們要不也加一把火?”
彼得躍躍欲試。
日俄戰爭剛結束,彼得就提出建造新式戰列艦,保持西伯利亞艦隊的領先優勢。
喬治造艦的目的是挑起軍備競賽,自己肯定不下場。
計劃趕不上變化,喬治沒想到圣彼得堡卻被拖下水,這特么也是作繭自縛。
白勞易之前提交過一個新式戰列艦版本,當時沒有被喬治通過,喬治對新式戰列艦又提了點要求,白勞易和海參崴造船廠的技術人員,現在正在加班加點畫圖呢。
白勞易提交的那個版本,雖然沒有阿列克謝這個版本強大,其實也不錯。
喬治決定干個大的,讓這把火燒的更旺一些。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