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維利亞找了一塊毛巾,用水將毛巾打濕,捂著自己的口鼻。菲爾索夫照做,水卻被弗維利亞用光了,于是菲爾索夫用自己的尿將毛巾打濕。
弗維利亞掩住口鼻后,直接沖向機槍陣地。
毫無防備的機槍手和副射手痛苦的死在機槍旁邊,身上和周圍地上到處都是血。
弗維利亞把機槍手的尸體推開,回頭看菲爾索夫,發現菲爾索夫的毛巾上,已經有血跡滲出。
“不用管我,如果一定要死,請讓我死在陣地上。”
菲爾索夫踉蹌倒在弗維利亞身邊。
透過射擊孔,弗維利亞已經看到德軍身影。
德國人早有防備,每個人都戴著防毒面罩,他們的防毒面罩樣式很丑陋,就像剛從地獄里沖出的惡鬼。
此時二連陣地已經尸橫遍地,還能站起來的士兵不超過20人。
菲爾索夫扔掉毛巾,用力吹響胸前的哨子。
尖利的哨音頓時響徹陣地。
咚咚咚咚——
弗維利亞的重機槍開始開火。
正在剪斷鐵絲網的德軍士兵猝不及防,就像被割倒的麥子,一層層被放倒。
弗維利亞感覺自己的肺在燃燒,氣管像被針刺一樣疼。
弗維利亞用力捶自己的胸口,突然一口鮮血涌上來,劇烈噴出。
哨聲終于停止,菲爾索夫一動不動,眼睛看向弗維利亞,沒有焦距。
重機槍的子彈打光了,弗維利亞沒有去搬彈箱。
德軍已經沖上來,沒機會更換子彈了。
弗維利亞撿起身邊的步槍,將刺刀裝上。
“俄羅斯!進攻!”
弗維利亞扯掉臉上的毛巾,召喚幸存的士兵和他一起發起反沖鋒。
十幾名士兵搖搖晃晃,從各自的位置上站起來,隨弗維利亞躍出戰壕。
德國人根本沒想到,俄軍陣地上還有人幸存。
更想不到這些已經瀕臨死亡的士兵,居然還向數量占據絕對優勢的德軍發起反沖鋒。
此時毒氣還沒有消散,挺著刺刀的俄軍從綠霧中沖出來,他們一邊吐著血,一邊高呼“烏拉”,在德軍看來,同樣是剛剛從地獄里沖出的魔鬼軍團。
幾乎是一瞬間,德國人的士氣就崩潰了,他們丟掉手中的步槍,掉頭就跑。
隨后,這些逃跑的士兵和第二批進攻的德軍遭遇。
第二批進攻的德軍大概是將這些逃兵當成俄軍,于是很多德軍紛紛死在自己槍下。
第四步槍團的陣地沒有丟,弗維利亞卻在當晚死去,這一天第12集團軍有6000人陣亡。
瓦西里很生氣,命令炮兵對德軍陣地進行無差別打擊,同時空軍轟炸機出動,對德軍位于后方的炮兵陣地進行轟炸。
喬治接到德軍在前線使用毒氣的報告,已經是第二天。
喬治很難過,他考慮到了幾乎所有情況,偏偏沒想起毒氣。
其實在化學方面,俄羅斯帝國比誰都不差。
喬治給尼古拉發電報,要求俄羅斯帝國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立即開始對毒氣的研究,喬治要報復。
同時喬治給阿穆爾發電報,要求阿穆爾以最快的速度生產防毒面具。
為了避免部隊受到更大的損失,喬治給瓦西里和安德烈發電報,命令第12集團軍和第13集團軍有序撤退,盡量避免和德軍的接觸。
這個命令其實沒多大必要,蒂薩河前線的雪很大,野外幾乎有一米高,德軍只在部分區域對俄軍防線形成局部突破,而且沒有擊穿俄軍防線,這就讓瓦西里和安德烈有足夠的時間調整防線。
瓦西里的底氣在于,德軍制造的毒氣炮彈數量并不多,而且馬肯森手中的兵力也不足,所以瓦西里并沒有第一時間撤退,而是利用空軍拖住德軍進攻的腳步。
俄羅斯空軍不止有轟炸機,而且還有滯空時間更長的飛艇。
至少在監視戰場這方面,飛艇比轟炸機更好用。
12月20號,瓦西里和安德烈集中150架轟炸機,對德軍陣地進行密集轟炸。
這一天德國人的戰斗機第一次出現在戰場上,6架俄軍轟炸機被擊落。
這是戰爭爆發后,俄軍轟炸機第一次被擊落。
(本章完)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