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賺錢確實很輕松,但缺少實業支持的金融就是空中樓閣,歷史上的無數次慘劇已經證明這一點。
美國從誕生那一天起,就開始走捷徑,每隔十年左右就會爆發一次金融危機,這也成為美國資本收割歐洲財富的利器。
“這就是希伯來人令人厭惡的原因。”
馬里奧并不是討厭金融,而是討厭希伯來人操縱下的美國式金融。
希伯來人確實是挺聰明的,可惜他們把聰明勁都用到賺錢上了,唯利是圖,毫無底線,根本就沒有社會責任感這回事。
“我喜歡希伯來人,因為他們能幫我賺錢。”
亞歷山大不討厭希伯來人,甚至有化身希伯來人的可能。
“你已經有了很多錢,賺更多錢有什么意義呢?”
馬里奧提醒亞歷山大,他現在很危險。
“我除了賺錢,還能有什么追求呢?”
亞歷山大也迷茫,完全不明白財富的意義。
也對。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個道理,對于亞歷山大來說太過深奧。
“你可以追求社會尊重和自我實現。”
馬里奧也很有錢,對待財富的態度,卻比亞歷山大更豁達。
“那些可憐蟲的尊重,我并不需要。”
亞歷山大的心態嚴重失衡。
馬里奧不再廢話,亞歷山大這種心態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也同樣不是三句話兩句話可以改變的。
亞歷山大見到喬治的時候,已經憋了一肚子牢騷,他見美國總統,都沒有見喬治這么費勁。
亞歷山大也知道,喬治才是多爾戈魯科夫家族的主心骨,所以亞歷山大將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希望得到喬治的支持。
“金融賺錢確實很容易,但是實業也不能放棄。”
喬治不反對利用金融賺錢,資本發展到一定程度,金融是繞不過的圈。
但對于亞歷山大以后要將主要方向從實業轉為金融,喬治堅決反對。
在喬治這里,金融只能是實業的附屬品。
“我們從賣汽車上賺的錢,甚至沒有那些該死的銀行家,從我們的股票上賺錢多,我們是在幫他們賺錢。”
亞歷山大的確有理由不滿。
這幾年亞歷山大投資金融領域,確實賺了不少錢。
這些賺來的錢喬治先拿走一半,剩余部分才屬于整個多爾戈魯科夫家族。
分到亞歷山大手里的錢就更少了。
如果是幾十上百萬,亞歷山大也能忍。
可是當數字膨脹到千萬美元這個級別,亞歷山大的心就在滴血。
(本章完)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