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穆爾當初只有四個師。
按照喬治制定的標準,俄羅斯的60萬人,每年僅在薪酬方面的支出上,就超過4億盧布。
這還沒算其他方面的支出呢。
全算上的話,每年至少要10億盧布。
10億盧布換來俄羅斯的安全,到底值不值?
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很多議員反對的理由是,既然花5億也能夠達到同樣的效果,那為什么要花10億呢。
連續一個星期,杜馬都沒有討論出結果,喬治的耐心消耗完畢。
其實10億盧布真不多。
俄羅斯每年因伏特加產生的稅收是20億左右。
這20億不僅夠養軍隊,順手還能再養一個教育系統。
喬治不僅要提高軍人的福利待遇,而且要將阿穆爾的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推廣到全俄。
由于世界大戰期間,盧布嚴重貶值,參考新盧布的幣值,阿穆爾現在的最低工資標準是360盧布。
臨時政府被推翻之前,圣彼得堡很多工人還拿著每年120盧布的薪水,和20年前差不多。
所以臨時政府被推翻一點都不冤,求仁得仁屬于是。
關于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杜馬也進行了討論。
結果不出喬治所料,還是沒有通過。
杜馬出軍方代表外,大部分都是資產階級代表,他們肯定不愿意增加支出。
即便這些支出的本意,是維護他們的自身利益。
所以千萬別相信精英人士所謂的長遠眼光,只要牽扯到自身利益,所有人都只能看到鼻尖那么遠。
喬治召集維特和伊戈爾開會,確定杜馬的職責。讓杜馬討論最低工資標準是錯誤的。
杜馬的作用應該是討論是否應該確定最低工資標準。
標準是多少,應該由維特領導的政府來確定。
這樣一來問題就很容易解決了。
是否應該建立工資保障制度呢?
那肯定應該,無可否認。
到了維特這兒就好辦了。
杜馬人太多,人們就算想罵,也找不到具體責任人。
維特是第一負責人,如果最低標準過低,維特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我才不是第一負責人,克倫斯基才是——”
維特怕挨罵,把自己摘個干干凈凈。
“克倫斯基昨天因為感冒在圣彼得堡去世。”
喬治成功讓維特傻眼,磨還沒拉完呢,驢咋死了。
維特來不及為克倫斯基傷心,因為他覺得自己也像一頭圍著磨盤轉的驢。
“謝爾,不想挨罵你就制訂個比較高的標準。”
伊戈爾笑呵呵,無事一身輕。
“你說的輕松!制定比較高的標準,會得罪另外一群人。”
維特大怒,老東西說風涼話也不怕掉牙。
“那怎么辦,只要做事,肯定會挨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