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上刊登的配圖是一個父親無助的坐在地板上,看著面前的一雙手和一只腳,這些是他5歲女兒的殘肢。
報紙介紹:因為這個叫恩薩拉的男人沒有完成當天的采集橡膠任務,所以監工就殺死了他的女兒和妻子,并將女兒的殘肢交給恩薩拉。
利奧波德二世統治期間,共造成1000萬剛果人死亡。
“這個混蛋!簡直是文明之恥!他怎么能這樣?怎么敢這樣?”
瓦西里暴怒,他無法想象人性居然能黑暗到如此程度。
喬治早就從21世紀的網絡上,對歐洲國家在非洲犯下的罪行有過深入了解。
所以對于歐洲所謂非法移民,喬治沒有絲毫憐憫,一切都是因果循環。
“我們應該將非洲人從殖民者的魔掌下解救出來,這是我們的責任!”
菲利克斯義正詞嚴,化身正義使者。
“出兵是不可能的,但我們可以采用一些比較隱蔽的方式。”
喬治喜歡這樣的菲利克斯和瓦西里。
帝國時代逃避責任的菲利克斯,和半生渾渾噩噩的瓦西里,都不是喬治所喜歡的。
都說帝國滅亡后,俄羅斯進入新時代。
喬治希望不僅“新”在體制,俄羅斯人的精神世界,也應該進入新時代。
喬治希望對非洲進行持續滲透,引到非洲人主動反抗歐洲國家的殖民統治。
瓦西里沒有第一時間理解,看向喬治的目光充滿迷惑。
菲利克斯看向喬治的目光則是若有所思。
“別看我,這就是世界大戰爆發前,歐洲國家對我們所做的。”
喬治以其人之道還以其人之身。
世界大戰爆發前,以英德為主的歐洲國家,紛紛對俄羅斯進行輸出,成為俄羅斯帝國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喬治不會派俄羅斯人前往非洲,至少不會以官方名義派人去非洲。
將一部分有志于推翻歐洲國家殖民統治的非洲人接到俄羅斯進行培訓才是王道。
英國法國且不說,比利時葡萄牙這種國家,自身實力不值一提,完全是依靠歐洲的整體優勢,才能維持對非洲的殖民統治。
其實在此之前,已經有俄羅斯企業以開采礦產資源的名義前往非洲,試圖進行商業上的投資。
結果不盡如人意,歐洲國家對俄羅斯人非常警惕,不僅拒絕和俄羅斯企業進行合作,甚至不允許俄羅斯企業派人前往非洲進行勘探。
這就過分了。
喬治也不說非洲是歐洲的非洲,門戶開放利益共享總可以吧。
非洲的礦產資源是非常豐富的,比如比屬剛果這種內陸國家,不僅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而且在森林、石油天然氣、水力等方面均有巨大潛力。
在比利時人的統治下,比屬剛果只是比利時人的種植園,即便發現礦產資源,因為要進行基礎建設投資,比利時人也視而不見。
所以對于我們所處的世界來說,這樣的國家才是真正的毒瘤。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