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克斯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意大利王國和英國最近這段時間關系愈發親密,皇家海軍在年內,會和意大利海軍舉行聯合演習。
“澳大利亞的結果出來了嗎”
喬治重點關注的還是帝國會議。“倫敦基本同意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以及新西蘭獨立,這仨還會繼續留在英聯邦內,帝國會議正在就一些細枝末節進行討論。”
阿爾法的消息很靈通,每天都有關于帝國會議的報告送過來。
“呵——”
喬治不屑一顧,大英帝國的體面快要遮不住屁股了。
“堪培拉正在和西奧談判,一旦澳大利亞獨立,西奧可能重新加入澳大利亞聯邦。”
曼納海姆對喬治佩服的五體投地,喬治早在帝國會議召開前就預言了今天的結果。
“誰來擔任總理”
喬治并不希望澳大利亞分裂。
澳大利亞如果陷入分裂,俄羅斯就要費更大代價籠絡堪培拉。
西奧即便重新加入澳大利亞聯邦,也能獲得比以前更大的自主權。
如果戈登成為澳大利亞總理,這完全是意外之喜。
“很大概率是戈登——”
曼納海姆沒把話說死。
帕斯戰役的結果充分證明戈登的魄力,如果沒有西奧的獨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想獨立估計還要等幾年。
英國對待澳新軍團的態度,傷透了澳大利亞人的心,大部分澳大利亞人會把票投給戈登。
英國不僅允許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獨立,在東大的一些租界也被收回,對東亞的影響力在下降。
鮑德溫從美國回來之后,立即對法國進行訪問,希望和法國重新結盟。
法國現在的總理雷蒙普恩加萊,世界大戰期間曾擔任法國總統,對于重新和英國結盟,普恩加萊猶豫不決。
德國加入俄羅斯大聯盟之后,俄德聯盟重新成為歐洲安全的威脅,法國如果想對抗威脅,只能選擇和英國結盟。
但是和英國結盟也可能會起到反作用,進一步影響歐洲安全。
俄羅斯和德國的全面合作雖然包括軍事,并不包括對外戰爭,如果德國撕毀《凡爾賽合約》,重新挑起戰爭,俄羅斯有權保持中立。
法國如果和英國結盟,俄羅斯到時候還是否保持中立可就不好說了。
但是不和英國結盟,如果法德之間再次爆發戰爭,法國就將孤立無援。
普恩加萊還是很聰明的,沒有第一時間回應英國人的結盟請求,而是在訪問俄羅斯的時候,試探性的提出法俄結盟的可能性。
世界大戰導致法國損失了一代人,到今天人口不僅沒有恢復,反而在持續減少。
誰都知道德國人肯定會報復。
上一次有俄羅斯的幫助,法國逃過一劫。
這一次誰會成為法國的救星呢。
普恩加萊希望還是俄羅斯。
“當然可以,我們歡迎所有國家加入俄羅斯大聯盟——”
菲利克斯的熱情,讓普恩加萊感受到了一些溫暖。
僅僅只是一些而已。
俄羅斯的盟友是分級的,如果達不成全面合作關系,僅僅是經濟上的聯盟,對安全并沒有多大幫助。
想和俄羅斯結盟很容易,只要向俄羅斯開放殖民地市場,法國就可以得到俄羅斯的保護。
但保護——
普恩加萊認為形勢還沒有惡劣到這種程度。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