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在非洲的殖民統治秩序正在陷入崩潰,不僅是葡萄牙和比利時,英國和法國也都陷入殖民戰爭,我們是否要加把火”
古契科夫主動向喬治靠攏,這段時間天天來找喬治釣魚。“當然,我們要堅決支持非洲人爭取獨立自主,這才是一個大國應有的格局。”
喬治持續發力,希望徹底打破英法主導的殖民體系。
如果失去殖民地的輸血,以英國和法國的實力,根本不足以成為俄羅斯的對手。
從古至今,只有超級大國才能擁有足夠的話事權,歐洲這些小國家的崛起,純屬歷史機遇的意外產物。
“這樣我們將成為歐洲公敵——”
古契科夫的意志并不堅定。
“不,俄羅斯必將成為歐洲共主!”
喬治終于袒露心聲。
工業革命帶來的機遇造就了一系列意外,連鼻屎大的國家都敢于爭取獨立自主了,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體量,沒能力知道吧。
歐洲的封建割據,英國固然是永遠的攪屎棍,和俄羅斯帝國也有很大責任,如果不是俄羅斯帝國這個“歐洲憲兵”頻頻出手,歐洲早就統一不止一次了。
喬治希望俄羅斯能回到屬于它的歷史地位上。
“沒錯!干他母的!”
古契科夫血脈噴張,這才叫激進!
和坦葛尼喀不同,迪納奧加的造反之旅并不順利,他和烏爾姆的事業在起步之初就遭遇沉重打擊。
英國派駐在蘇丹的總督,是曾經參加過世界大戰的伊恩霍恩上將。
霍恩陰險老辣,利用談判將迪納奧加的父親誘至喀土穆捕殺,并派愛德華雷曼上校率領殖民地軍隊圍攻起義軍,起義慘遭失敗。
迪納奧加并沒有灰心,通過意大利王國控制下的厄立特里亞再次采購一批武器彈藥,重新殺回蘇丹。
這一次迪納奧加學聰明了,不再和英國人做任何妥協,每到一地先把白人全部殺光,然后再和當地酋長聯手,實力迅速擴張。
從1899年起,蘇丹成為英國和埃及的共管國,埃及獨立后,蘇丹由英國獨立管理,大量英國人移居蘇丹,喀土穆也因此成為非洲北部僅次于開羅的繁華城市。
將白人全部殺光,是逼迫當地酋長加入起義的絕后計,即便不加入,英國人卷土重來,也不會放過這些沒有保護好當地白人的酋長。
迪納奧加同時對殖民地軍隊進行滲透,獲得了愛德華雷曼的確切消息,由烏爾姆率領一隊精銳,將愛德華雷曼刺殺。
到7月份,英國在蘇丹的控制區,僅限喀土穆一地,其余地區都已經被起義軍占領。
伊恩霍恩預感到情況不妙,7月底以返回倫敦求援為由,乘坐運輸機離開喀土穆。
此時喀土穆還有超過1萬名歐洲白人。
《泰晤士報》驚呼,喀土穆白人將遭到起義軍的屠殺。
英國政府并沒有針對喀土穆白人的任何撤離計劃,同樣沒有向蘇丹增兵的計劃。
連《泰晤士報》都忍不住質問:難道英國政府不再為英國的海外移民提供保護了嗎
8月初,俄羅斯外長曼納海姆訪問蘇丹斡旋,希望蘇丹起義軍能開放一條通道,允許白人離開喀土穆。
“對非洲的殖民是歷史遺留問題,我們無意爭論殖民的對錯,致力于消除歐洲和非洲之間的仇恨,讓所有人都能自由平等的生活在我們這個星球上。”
曼納海姆的發言振聾發聵,一個嶄新的俄羅斯正在冉冉升起。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