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一語道破天機,希伯來財團是容克養的豬,小胡子是操刀人。
希伯來財團的影響很廣泛,除了俄羅斯,在英、法、美、德都有較大的影響力,小胡子如果操之過急,德國就只能全面倒向俄羅斯,再沒有第二個選擇。
別看德國現在徹底斷絕了和美國的貿易,如果有需求,隨時可以修復,美國資本絕對不計前嫌。
這個斷絕貿易其實也有貓膩。
世界大戰結束后,美國對德國的直接投資就超過150億美元,基本等于英、法、俄的總和,這能說斷就斷呢。
小胡子現在跟法國一樣,死道友不死貧道,并不是孤注一擲。
“我們也把希伯來人圈進來,養肥了殺!”
菲利克斯殺氣騰騰,不能都便宜了德國人。
“沒必要,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我們就將立于不敗之地。”
喬治不想和希伯來人扯上任何關系。
不管任何事都是有因就有果,思想配得上苦難,俄羅斯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才有了今天的局面,喬治不想粘上因果。
不管容克和希伯來人斗成什么樣,都和俄羅斯沒關系,俄羅斯現在就是埋頭苦干,努力成為世界工廠,不給昂撒和希伯來人荼毒全世界的機會。
英國領先世界200年,唯一做的事是維護霸權,對這個世界所作出的貢獻乏善可陳,作的惡倒是罄竹難書。
喬治希望以科技引領世界,重塑世界新秩序。
英法主導的世界秩序口號雖然是“文明”,底色是野蠻和掠奪,誰敢挑戰秩序,就會遭到英法的圍攻,日俄戰爭是這樣,世界大戰也是這樣。俄羅斯如果某天技術上不再領先,那么賣賣資源日子也能過得下去,跟英法有本質上的不同。
英國和法國如果沒有了武力上的霸權,不能對外掠奪,那和西班牙沒什么區別。
俄羅斯這兩年雖然沒有制訂更多福利制度,俄羅斯人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升,連以前最反俄的波羅的海沿岸都不再折騰了。
帝俄時代的重災區是波羅的海沿岸和華沙,經過十年的大遷移,波羅的海沿岸和華沙的主要居民已經換成斯拉夫人,當地人要么離開俄羅斯,要么分散各地,早就沒了折騰的心思,老老實實為建設美好生活而努力。
其實也不能怪他們造反,帝俄時代,波羅的海沿岸和華沙的稅賦是最重的,所謂官逼民反,當地治安不靖,官方要負很大責任。
移民西伯利亞之后,給房子給地給貸款,剛開始是十年免稅,去年到期后又延長五年,只要肯干,都能安居樂業,即便有人想造反,也沒人響應,掀不起多大風浪。
和俄羅斯國內的移民相比,國外移入俄羅斯的新移民也很快安定下來,他們更幸運。
俄羅斯人先經歷了世界大戰,又經歷了內戰,幾乎家家披麻戶戶戴孝,才有了今天的生活。
新移民不管在來到俄羅斯之前遭受了多少苦難,都和俄羅斯沒關系,等于是坐享其成,幾乎沒有代價。
曾在伯明翰輕武器公司工作了30年的劉易斯,現在供職于一家機械加工企業,為汽車生產零部件。
俄羅斯有最低工資保障制度,劉易斯的收入雖然和在伯明翰武器公司差不多,但因為俄羅斯的物價更便宜,僅靠劉易斯一個人的收入,就可以滿足一家人的開銷。
俄羅斯的制度雖然好,工廠老板不當人,居然采用計件制度,玩命壓榨生產力。
劉易斯在伯明翰輕武器公司的時候,每天的工作時間雖然超過10小時,工作強度并不大,偷懶的辦法多得很。
俄羅斯這邊的工作時間只有8小時,想偷懶也行,只要合格率達標,管事的根本就不管,但是收入就會跟同事拉開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