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唐納對這個結果很沮喪,但因為保守黨的支持,麥克唐納得以繼續擔任英國首相。
上個月,麥克唐納提議,在倫敦召開經濟會議,討論如何盡快恢復經濟,得到很多國家的支持,一共有66個國家參加。俄羅斯處于自身利益考慮,并沒有參加倫敦經濟會議。
美國新任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致力于恢復美國經濟,同樣沒有參加這次會議。
英國還是有實力的,倫敦會議達成了一些共識。
但因為俄羅斯和美國的缺席,沒有達成任何具有效力的協議。
麥克唐納的初衷是利用英國在金融方面的號召力,彰顯英國實力猶存。
這個目的不僅沒有達到,反而進一步暴露了英國的衰落。
喬治不關心麥克唐納,這人現在就是英國保守黨的傀儡,遲早會被當作替罪羊趕下臺。
對于小羅斯福,喬治還是非常關注的。
小羅斯福是美國歷史上唯一一位連任四屆的美國總統,擔任總統的時間長達13年(第四任期內病逝)。
小羅斯福入主白宮后,積極推行以救濟、改革和復興為主要內容的“羅斯福新政”。
“新政”拋棄了傳統的自由放任主義,加強政府對經濟領域的干預,實行赤字財政,大力發展公共事業來刺激經濟。
由于小羅斯福的“新政”,和俄羅斯在內戰結束后那段時間的政策太過相似,所以俄羅斯報紙就將小羅斯福的“新政”,描述為對俄羅斯的抄襲。
別的先不說,維特在俄羅斯歷史上的地位和評價,相對于另一個時空應該是大大提高了。
喬治提醒瓦西里,美國正在回到正確的道路上,俄羅斯要提高警惕,及時應對。
俄羅斯通過胡佛發起的關稅戰爭受益良多,小羅斯福上臺后,美國的貿易政策正在發生變化,俄羅斯也要及時進行調整。
“美國沒人了嗎為什么要選擇一個全身癱瘓的人當總統!”
瓦西里大受震撼,美國人還真是不拘一格呢。
“這個全身癱瘓的人既然能成為美國總統,那么他一定有過人之處。”
喬治看問題的角度和瓦西里不同。
“倫敦經濟會議是否會成為英美決裂的開始”
瓦西里希望拆散英國和美國這對組合。
英國和美國都是昂撒成立的國家,雖然有矛盾,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一旦歐洲成為一個整體,英國和美國都會被邊緣化。
通過俄羅斯的不懈努力,大部分歐洲國家已經認清了美國的真面目,瓦西里對美國的威脅認識還不夠深刻。
“沒有了英國,還有德國——”
喬治提醒瓦西里,德國和英國同樣都是歐洲的威脅。
瓦西里眉頭緊皺,現在的情況有點復雜。
小胡子上臺后,德國的實力正在快速恢復,法國人固然心驚擔顫,對俄羅斯也同樣是威脅。
瓦西里記得世界大戰剛結束那會兒,喬治主張扶持拉攏德國,利用德國攻擊英法主導的國際體系。
現在俄羅斯也要掉頭了嗎
“我們要加強自身實力。”
喬治不掉頭,俄羅斯希望德國認清現實。
德國即便擊敗法國,獲得法國的資源,在整體國力上也無法和俄羅斯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