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魔鬼的恐怖
邦庫爾沒有正確理解德米特里的意思,德米特里是直接賣裝甲戰車,邦庫爾是買技術,完全不在同一個頻道上。
和平年代和戰爭期間買裝備是不一樣的。
戰爭期間有的買就不錯了,完全沒有挑挑揀揀的資格,只能有什么要什么。
德米特里建議邦庫爾從法國的實際情況出發組建裝甲部隊,畢竟俄羅斯軍隊里裝備的也不全是重型裝甲戰車。
“重型裝甲戰車的作用是殲滅敵人有生力量,或者正面突破敵軍陣地,用于迂回包抄或者偵察警戒并不適用,而且你們還要考慮到后勤補給的承受能力,車輛本身越重,消耗的燃油就越多,對于后勤補給的要求就越高,越復雜——”
德米特里提醒邦庫爾,法軍尚未建立現代保障制度。
隨著武器裝備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后勤保障工作愈發重要,俄羅斯軍中后勤和一線的比例現在是2:1,即一名前線作戰人員,需要兩名后勤人員提供保障。
“這些問題不需要你擔心,我們只需要討論相關技術的轉讓價格。”
邦庫爾不以為意,后勤是啥
法國的情況跟俄羅斯不一樣,做決定的是三級議會。
法國這些年把重點放在馬其諾防線上,前后已經為馬其諾防線費了超過50億法郎。
馬其諾防線只能用于防御,作用有限,法國的將軍們早在俄羅斯開始組建裝甲部隊的時候就提出模仿俄羅斯組建裝甲部隊,卻因軍費短缺被擱置。
現在迫于國際形勢,法國總算要組建自己的裝甲部隊了,議會卻還是摳摳搜搜,不肯痛痛快快掏錢。
“抱歉,我們不會轉讓有關裝甲戰車的技術。”
德米特里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希望法國人拋棄不切實際的幻想。
喬治也不急,德國人給法國人的壓力還不夠大。
和法國一樣,德國也希望獲得俄羅斯的裝甲戰車技術。
德國人還是比較務實的,以安全為由從俄羅斯購買了40輛警用裝甲車用于邊境巡邏。
這又是對《凡爾賽和約》的試探。
《凡爾賽和約》規定,德軍不準裝備火炮,并且不準對裝甲戰車以及潛艇等裝備進行研究。
德國購買的這一批裝甲車,雖然沒有裝備火炮,但是裝備了40毫米口徑榴彈發射器和12毫米重機槍,單純從戰斗力上來說,已經超越了法國雷諾。
小胡子也沒把裝甲車給德軍使用,而是給警察用于邊境巡邏,完全不受《凡爾賽和約》的限制。
喬治本以為這一批裝甲車,會引發英國和法國的強烈抗議。
沒想到英國和法國完全沒反應。
波蘭雖然表示了抗議,完全沒起到應有的效果。
德國購買裝甲車,理由本來就是擔心波蘭的混亂蔓延到德國境內。
是的,畢蘇斯基雖然已經下令鎮壓,波蘭的混亂不僅沒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
和地大物博的俄羅斯不同,波蘭的情況本來就很糟糕,畢蘇斯基又要優先保證軍隊供應,波蘭民眾的生活雪上加霜。
別把俄羅斯的富庶當常態,帝俄時代的西伯利亞囚犯可以在監獄里用牛奶寫字,波蘭人連牛奶都沒得喝。
對于俄羅斯人而言,貧困狀態是指沒有伏特加,沒有魚子醬,沒有熱帶水果。
在俄羅斯,即便最貧困的西伯利亞,也有打不完的魚,砍不完的樹,只需動動手,溫飽還是沒有問題的。
波蘭為數不多的資源,要么被權貴壟斷,要么被軍隊占有,普通人就是牛馬,除了給地主打工別無活路。
波蘭就像一鍋熱油,只需一個火星子,后果就是boo!
俄羅斯援助波蘭的同時,小胡子也沒閑著。
喬治確實看不上波蘭,就算波蘭公投加入俄羅斯,俄羅斯也不要。
波蘭現在的領土,有一半是德國割讓的,所以對于德國人來說,波蘭屬于是國仇家恨。
俄羅斯向波蘭輸出還點到為止。
波蘭國內有很多反抗軍,干脆就是日耳曼人。
至于是不是小胡子派去的,那就不好說了。
波蘭成立之后,并沒有模仿俄羅斯人驅逐日耳曼人,還是遵循傳統,將人口作為最重要的資源。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在波蘭體現的很明顯,波蘭亡國超百年,本來就沒有什么向心力,更沒有凝聚共同意識,這個硬生生被捏合在一起的國家,稍微有點動蕩,就會被無限度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