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打起來
以德國現在的實力,根本打不過法國,更不可能對俄羅斯構成威脅。
連瓦西里都對喬治的判斷半信半疑,喬治這個決定所引發的爭議也就可想而知了。
此時的俄羅斯和德國之間,還隔著波蘭。
且不說德國,波蘭也有能力對俄羅斯構成威脅
如果德國有能力對俄羅斯構成威脅,那么俄羅斯應該迅速出手消除隱患,而不是將關鍵設施后撤示敵以弱。
讓喬治措手不及的是,針對這個決定的質疑,迅速就變成針對喬治本人的質疑。
喬治那些參加過世界大戰的老朋友們都已經老去,威爾遜早早病逝,克里蒙梭去世于1929年,勞合喬治雖然還在堅持,他率領的英國自由黨,在英國議會僅剩4個席位,茍延殘喘。
尤里耶夫家族的實力依然強大。
喬治在軍中的威望卻已經開始動搖。
帝俄時代的俄羅斯如果有俄羅斯現在的實力,帝俄早就統一歐洲了。
喬治希望建立的國際新秩序,即便在俄羅斯也飽受爭議,超越時代太多。
對于大部分俄羅斯人來說,社會達爾文主義才是王道,贏家就應該通吃,要不然俄羅斯不是白強大了么。
喬治很難過,他努力了20年,還是沒能把俄羅斯帶回到正確的軌道上。
“現在你能理解我為什么要進行大清潔了吧——”
瓦西里心情復雜,仿佛看到一個神話在破滅。
“你繼續加油!”
喬治知道俄羅斯軍中的主戰派已經迫不及待,尤其是剛從軍事院校畢業不久的年輕人。
這些經歷過帝俄時代的年輕人,對以英法為首的歐洲列強恨之入骨,整天做夢就是推平歐洲,他們很難理解喬治的克制。
喬治并不反感,這些年輕人的出發點也是為了俄羅斯,并非和帝俄時代的那些愛國者一樣,受到國外勢力的煽動。
真正讓喬治擔心的是,連彼得和高爾察克這些高級將領,即便他們不反對喬治,也同樣認為俄羅斯應該對外擴張。
連意大利王國那種貨色,都在北非頻頻出擊,獲利豐厚,俄羅斯保持克制還有意義么
是,在喬治的領導下,俄羅斯發展的很穩健,一步一個腳印,不斷邁上更高臺階。
可如果換一種方式,俄羅斯會不會以更快的速度,登上新的巔峰
在這種思潮的影響下,陸軍部制訂了一個繼續向南擴張的計劃,目標是剛剛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的巴拉克宰王朝。
巴拉克宰王朝統治下的帝國墳場,就在波斯旁邊,和俄羅斯接壤。
英國曾于1839—1842、1879—1880,以及1919三次入侵,都被守墳人擊退,最終英國不得不從這片土地退出,于是這片土地就成為大英帝國的“帝國墳場”。
和波斯一樣,最近幾十年,俄羅斯和英國一直在爭奪對墳場的控制權。
巴拉克宰王朝能擊退英國的入侵,和俄羅斯的支持有很大關系,所以俄羅斯和巴拉克宰王朝的關系還算不錯。
如果意大利王國沒有入侵阿比西尼亞帝國,也不會挑動俄羅斯人的神經。
眼看阿比西尼亞帝國淪為意大利王國的殖民地,俄羅斯軍方的激進派再也按耐不住,他們希望將巴拉克宰王朝納入俄羅斯體系。
“巴拉克宰能為我們帶來多大收益”
喬治不同意,這一地區對于俄羅斯來說并非不可或缺。
一直以來,喬治的目標都是非常明確地,籠絡巴爾干國家是為了巴爾干地區的穩定,拉攏澳大利亞是為了澳大利亞的羊毛和鐵礦石,從不做無用功。
英國之所以放棄這一地區,無利可圖同樣是關鍵因素。
“可以緩解國內的擴張需求,并且為我們帶來地緣上的安全。”
安德烈還沒有正確理解“帝國墳場”的含義。
陸軍部的參謀人員,也低估了帝國墳場的復雜程度。
墳場不是印度,不會輕易屈服,針對外敵入侵,會進行殊死抵抗。
墳場的地形也很復雜,不利于大兵團快速機動,到處都是荒山野嶺,漫長的補給線會成為致命弱點。
“巴拉克宰人依靠我們才擊敗英國人,他們自身沒有任何工業能力,連子彈都無法制造,只要我們切斷對巴拉克宰的供應,巴拉克宰就將無力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