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絞索
俄羅斯并沒有像英法習慣上的那樣,將巴拉克宰變成俄羅斯的殖民地進行直接統治。
開戰之初,俄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擊敗巴軍,占領巴拉克宰首都,迫使巴拉克宰國王流亡國外,盡顯俄軍正面作戰的戰斗力之強大。
俄軍撤離的時間雖然晚了點,走之前總算是舉行了民主選舉,又和阿米奇侯賽因領導的巴拉克宰新政府簽訂了一系列合作協議,之后才從巴拉克宰撤離,至少表面上,俄軍是大勝而歸。
雖然阿米奇侯賽因領導的新政府,在俄軍撤退后只堅持了半個月就被推翻,那是因為阿米奇侯賽因能力不足,和俄羅斯沒有關系。
喬治不關心阿米奇侯賽因的命運,俄軍這一仗有太多經驗教訓要總結。
“我們的士兵是境外作戰,對環境非常不熟悉;部隊士氣也不高,沒有寸土必爭的勇氣;最關鍵的是,我們的部隊沒有得到當地人的支持,舉世皆敵,這是我們舉步維艱的主要原因。”
安德烈主動作檢討,他對俄軍的戰敗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前高加索軍區司令薩帕羅夫和前高加索軍區參謀長伊爾亞佐夫沒有參加這次會議,伊爾亞佐夫被免職,前往阿穆爾陸軍學院擔任參謀學員教官,薩帕羅夫則是直接退役,不再擔任任何職務。
“巴拉克宰境內多山,交通狀況非常糟糕,非常不利于我們的機械化部隊作戰,考慮到未來的需求,我們應該重視山地部隊的訓練。”
新任總司令尼古拉,是伊格納蒂耶夫的孫子,今年只有45歲,年富力強。
“我們對于困難的估計不足,戰前盲目樂觀,遇到問題無法及時有效解決,而且我們沒有明確的目標,最關鍵的是,我們低估了巴拉克宰人的戰斗決心,以及外部力量的干涉,對我們所造成的影響。”
德米特也深刻檢討,他這個總參謀長,同樣應對俄軍的戰敗負有責任。
喬治不急,等所有人都發言完畢,喬治做最后總結。
“一直以來,我們面對的都是日本、奧匈帝國、德意志這樣的對手,從來沒有和游擊戰相關的經驗;毫無疑問,巴拉克宰人是我們的好學生,這一次給我們狠狠上了一課,我們每個人都要深刻接受教訓,俄羅斯并非天下無敵,要永遠保持一顆謙遜之心。”
喬治沒有浪費這個機會,順勢對俄軍提出更高要求,進行更嚴格的訓練。
俄軍開始冬季訓練的時候,德國再次公然違背《凡爾賽和約》的規定,宣布將10萬國防軍擴充到30萬人。
這個決定終于引發英國和法國的強烈抗議。
喬治不關心英國和法國的表演,10月25號,波蘭和德國簽訂《波德互不侵犯條約》。
隨后英國和法國,也分別和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
小卡爾又來找喬治,希望俄羅斯也能和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
“所以,你們準備什么時候吞并奧地利”
以喬治對容克貴族集團的了解,現在德軍肯定已經制訂了吞并奧地利的相關計劃。
“這取決于奧地利人的意愿。”
喬治略欣慰,小卡爾總算沒有對喬治說謊。
不過讓喬治有點難受的是,英國和法國分別和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后,三國之間的關系陡然密切起來,就連德國公開將原本裝備于警察部隊的裝甲車移交給德國國防軍,英國和法國都視而不見。
這就開始綏靖政策了嗎
小卡爾的態度也很明顯,他確實是不會向喬治說謊,但如果俄羅斯給德國的援助不夠,德國就不得不向英國和法國,尋求更大程度的支持。
“大公,有件事我必須告訴您,英國外相羅伯特艾登,正在紐倫堡和烏利希弗里德里希進行秘密談判。”
小卡爾憂心忡忡,德國正處于失控邊緣。
“談什么”
喬治并不意外,甚至認為英國人的行動有點晚。
面對俄羅斯的強勢,英國有被邊緣化的風險。
相對抗俄羅斯的威脅,英國就要拉攏一切可以拉攏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