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和法國是基于德國,支持西班牙叛軍推翻現政府。
美國則是兩頭下注,唯恐天下不亂。
美國的德士古公司,向國民軍提供350萬噸汽油的運售并提供無限期貸款。
通用汽車公司和福特汽車向國民軍提供了1.2萬輛卡車。
杜邦公司則是為叛軍提供彈藥。
俄羅斯并不是什么都沒做。
西班牙內戰爆發之初,俄羅斯就多次提議為控制內戰規模,對西班牙實施武器禁運。
在這個問題上,英國和美國的配合很默契,每每在西班牙政府要同意武器禁運的時候,英國政府就向西班牙政府伸出橄欖枝,主動捐贈武器彈藥給西班牙政府,破壞禁運協議。
在西班牙政府接受了武器彈藥援助之后,杜邦為叛軍提供更多武器彈藥,支持叛軍繼續作戰。
西班牙政府的態度也不堅決,一會兒呼吁武器禁運,一會兒又反對武器禁運。
如此反復無常,俄羅斯終于失去耐心。
在德國和美國的全力援助下,叛軍勢如破竹,一路高歌猛進,攻破西班牙首府。
此時德國援助西班牙叛軍的裝甲戰車,已經升級為3號。
三號裝甲戰車的戰斗全重為19.4噸,乘員5人,武器為1門50毫米火炮和2挺7.92毫米機槍,公路最大速度40千米每小時,整體性能已經和俄羅斯的第二代裝甲戰車相差無幾。
三號也是德軍正式裝備的第一款裝甲戰車。
為掩人耳目,小胡子還是以裝備警察部隊為由,大量生產三號。
對此,英法依舊保持沉默。
喬治還在等德國人的四號,德國向俄羅斯和英國、法國、意大利發出倡議,提議各國在德國的慕尼黑召開會議,降低歐洲的戰爭風險。
喬治沒去慕尼黑,由曼納海姆代表俄羅斯參加慕尼黑會議。
小胡子的目的并不是消除戰爭風險,而是為進一步擴張。
在慕尼黑會議上,德國向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提出領土要求,要求將這一地區并入德國。
德國人的理由是,響應蘇臺德地區的德國人的正義呼聲。
這就搞笑了。
蘇臺德是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當地居民是捷克斯洛伐克人,根本就不是德國人,何來正義呼聲
“是的,我們應該正視蘇臺德人的訴求,滿足他們的要求。”
維爾特張伯倫將綏靖進行到底,德國人即便提出將捷克斯洛伐克徹底吞并,張伯倫估計也會同意。
“如果犧牲蘇臺德能降低戰爭風險,那么這個損失對于我們來說是可以接受的。”
法國總理愛德華達拉第死道友不死貧道。
墨索里尼看眼表情嚴肅的曼納海姆,終究還是沒敢開口。
蘇臺德有沒有德國人先不說。
南斯拉夫王國的伊松佐河流域,生活著大量意大利人。
他們的正義呼聲難道不值得關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