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這一批法軍的加入,自由法軍已經有反攻的跡象。
為穩住北非的局勢,墨索里尼不得不將隆美爾派往北非。
隆美爾很聰明,并沒有大張旗鼓,低調抵達北非。
直到德軍參戰的前一刻,法軍還不知道他們的對手已經換了人。
于是當德軍軍旗出現在戰場上,自由法軍全線崩潰。
雖然隆美爾手下只有兩個德軍師,可戴高樂不知道啊。
法軍已經被德軍打出心理陰影,這一幕只能用望風而逃來形容。
隆美爾大獲全勝,首戰北非即擊潰三個法軍師。
法軍傷亡不足2000,卻有整整1.5萬人被德軍俘虜。
這個比例充分證明法軍的心理陰影到底有多大。
好消息是隆美爾的油料供應不足,沒能對法軍銜尾追擊,繼續擴大戰果。
這要感激俄羅斯地中海艦隊,以及英國地中海艦隊的幫助。
俄德戰爭爆發前,英國地中海艦隊被壓制在母港亞歷山大,完全處于守勢。
俄德戰爭爆發后,俄羅斯地中海艦隊頻頻出擊,襲擊意大利港口,英軍終于能喘口氣。
墨索里尼實在是錯的很離譜,他根本就不該去招惹戴高樂,而是應該集中兵力打埃及,將意屬北非和阿比西尼亞連起來。
戴高樂去北非的時候,曾試圖將隨英軍撤往英國本土的法軍帶走,被丘吉爾拒絕。
無奈之下,戴高樂只能從零開始。
既然丘吉爾不仁在前,墨索里尼打埃及,戴高樂多半不會施以援手。
一旦意大利占領埃及,意大利在北非的殖民地將連成一線,進可攻退可守,游刃有余。
現在意大利這一塊那一塊的,一旦讓戴高樂喘過氣來,意軍就危險了。
俄地中海艦隊參戰后,意大利王國和北非的聯系越來越艱難,意大利向北非的補給,只能通過夜間進行。
這就是隆美爾爆發力不足的原因。
喬治這會兒也顧不上北非。
由于德軍的進展不利,德中部集團軍群和南方集團軍群之間出現,出現了一個大約50公里的缺口。
安德烈建議俄軍主動出擊,打亂德軍的計劃,奪取戰場主動權。
“如果這是德軍的陷阱,你有沒有應對計劃”
喬治不贊成出擊,雙方上千萬兵力的大混戰,根本就沒有空隙可言。
俄軍正在逐漸奪取空中優勢,一旦俄軍獲得制空權,自然可以通過空中優勢獲得戰場主動權。
“即便這是德軍的陷阱,我們也可以利用陷阱消滅更多德軍,讓德軍明白什么叫真正的閃電戰。”
安德烈憋著一股氣,要狠狠教訓德國這個逆徒。
“德軍之所以步履維艱,是因為我們有堅固的防線,一旦我們離開防線,我們的傷亡將直線上升。”
喬治不拿俄羅斯人當灰色牲口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