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鄭的全名叫鄭耀鑫,他入職也才不到一年,比林海還小一歲,不過比起林海當然屬于資深編輯了,鄭耀鑫性格很認真,主編吩咐的事情他都不折不扣的執行,對林海可以說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完全不像林海之前的那些同事,說了半天其實啥也不肯說的壞毛病。
出版社里面也是職場,所以競爭是肯定存在的,也許是這里的企業文化比較好,也許是因為鄭耀鑫的素質比那些房產中介要高得多,所以他不屑于用陰謀詭計來跟同事競爭
不過鄭耀鑫的介紹也只能讓林海得到一些負于表面的印象,至于這個編輯的工作到底該怎么做,最終還是要慢慢摸索體會才行。
與謝主編的說法不同,鄭耀鑫告訴林海的情況并沒有那么遭,事實上出版業并非單一的賣方市場,無數的文學青年像是過江之鯽一般,隨便看看每一個編輯桌面上堆積的待審投稿數量就可以作為佐證。
在這些新晉的作者面前,像鄭耀鑫和林海這樣的編輯就就是握著他們未來的‘神’,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予取予求,鄭耀鑫告訴林海,某些出版社的編輯甚至借此玩些潛規則,敲詐或者玩弄新晉作者,出版編輯這個高尚職業的名聲都被這些老鼠屎搞臭了。
幸好,云海出版社在這方面管理的比較嚴格,畢竟是老牌出版社,還是很愛惜羽毛的,但是林海很清楚,水至清則無魚,哪怕是云海這樣的老出版社,一樣會有老鼠屎存在,或許還不少,這就是人性,只不過他們的吃相可能相對好看一點罷了。
總而言之,貌似這個出版社的工作環境要比房產中介那邊好得多。
鄭耀鑫介紹完工作規范和范例之后,又問林海要過他的作者列表,掃視了一番之后有些驚訝的表示謝主編應該很看好林海,不然不會將這些在平均水準以上的作者交給他,當然,面對這些作者可能會比較憋屈一點,但是相對也更容易出成績,更現實的是提成應該會更好。
林海其實沒怎么在意這些,而是將注意力都集中到列表的第一個名字上,那個名字赫然就是羅海鳳。
林海裝作不經意的點著羅海鳳的名字向鄭耀鑫打聽,鄭耀鑫表示羅海鳳是國內著名的作家,不過這個羅海鳳脾氣有些大,作品竟是嚴肅的現實題材,還專門挑有爭議的題材寫,里面滿滿的負能量,甚至有時會踩過界,這是一個讓不少出版社和編輯又愛又恨的家伙。
不過鄭耀鑫對羅海鳳的了解也僅止于此,看到林海有些糾結,鄭耀鑫笑著安慰林海,這個羅海鳳大概就是屬于死馬當作活馬醫的對象,主編大概也沒指望林海真的能從羅海鳳那里拿到作品,就算拿到了,主編未必真的敢下決心簽字送審。
林海對于鄭耀鑫的開誠布公很是感激,中午很大方的請鄭耀鑫以及其他留守的同事吃了個飯,大家表面上一團和氣,氣氛還是不錯的。
下午林海仔細學習了一下謝主編的給的資料,跟鄭耀鑫的介紹對照了一番,發覺鄭耀鑫的介紹真的很盡心,連資料中沒有的一些經驗之談也都傳授給了林海,這讓林海對鄭耀鑫的觀感非常之好。
第一天上班無驚無險的結束,林海下班之后順便在樓下的屬于云海出版社的云海書咖里買了三本羅海鳳的作品,然后興沖沖的趕地鐵去跟葉雪心約會,兩人正是情熱之時,頗有些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感覺。
晚飯的地點是葉雪心挑的,葉雪心很貼心的找了個很普通的特色餐廳,又在網上團購的餐券,兩人套餐很是實惠,其實葉雪心原本是打算去林海那里做給他吃的,只是葉雪心上班的地方有些遠,加上下班高峰期堵車,若是等她回去做飯吃,恐怕飯還沒有吃到嘴就又會被媽媽給叫回家了。
兩人在餐廳門口匯合時已經六點多,暮色中街燈已經全亮了,燈光下伊人笑容嬌俏,不免讓行人紛紛側目,羨慕嫉妒的視線讓林海都有些虛榮了。
只不過等著食物上桌的時候,葉雪心卻撅著嘴耍著小脾氣,林海笑呵呵的勸道:
“你媽也是擔心你嘛,你家就你這么一個寶貝疙瘩,又長得跟仙女似的,換著誰都不放心啊。”
聽到林海的贊美,葉雪心雖然嘴里哼哼抱怨著,但是嘴角卻滿溢著笑意:
“這都什么年代了,你聽到誰家父母要自己女兒九點前回家的?再說了,今年我都快二十六了,又不是小孩子。”
“都是漂亮惹的禍啊。”
“去,就會給我灌**湯,你到底站在哪邊啊?有點立場沒有。”
“呵呵,當然站在你這邊了,不過你爸媽也不能得罪呀。”
“切,墻頭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