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海鳳沉默了半晌才開口道:
“我并不是在吶喊,只是在描述一個真實的世界而已。你既然讀了《怒火》,應該能發現故事的情節發展完全是符合現實的,就是你認為夸張的人性暗面,在現實中難道很少見么?所以,我只是在描述一個大家不愿意看或者視而不見的真實世界而已。”
“可是現實中沒有人會為了給自己的女兒報仇而濫殺無辜,甚至炸死了十幾二十個毫無關系的警察,您不覺得這已經是反人類的行為么?”
“你不能割裂的來看文中的主角,他也是一步一步被逼到那個境地的,女兒的冤死,社會的冷漠,法律的無力以及強權的蠻橫,最終讓他選擇了毀滅一切,就算他反人類了,也是因為他覺得人類都在反他。”
林海點頭:
“書中的主角心理變遷的過程我認可,我只是好奇您為什么這么寫,或許不公和絕望是存在的,可畢竟這種事情肯定不是社會主流,如今的社會也不會將所有弱勢的人朝死里逼。”
“當然,哪個社會都不會如此,否則人類早就滅了。”
林海聳了聳肩,微笑著看著羅海鳳,羅海鳳推了推眼鏡繼續道:
“你說的沒錯,文學作品喜歡用極端的例子作為分析對象,所以我們必須以審視的目光來閱讀,知道什么是普遍存在的,什么是極端存在的,知道底線在哪里,知道我們自己在哪里。文學作品就是個鏡子,一個照見現實的鏡子,其中肯定有你我,我給你們展示這現實最惡的一面,正是因為你們平時不肯、不敢去正視這丑陋的世界,如果你看了之后會覺得難受,心理抵觸并無法接受,那恰恰證明我說對了。”
林海聞言心里暗暗撇嘴,但是臉上卻并沒有表現出什么,他之所以跟羅海鳳討論《怒火》這部作品,并不僅僅是處于對文學的熱愛,更多是打算通過這個話題來拉近與羅海鳳的距離,就像他用文學愛好者的名頭迅速的拉近鄭耀鑫的關系一樣,還有什么比討論一個作者的得意之作更有效果呢。
因此哪怕林海對羅海鳳的說法并不那么贊同,也不可能將自己的真實想法完全說出來,他跟羅海鳳還沒有達到什么都能談的關系。
而林海之所以不認同羅海鳳的觀點,主要是《怒火》這本書實在是太黑了,《怒火》的故事并不復雜,甚至可以說很簡單,講的是一個普通的中學化學老師的故事,這位老師的女兒被一個二代用藥迷倒然后給糟蹋了,化學老師為了女兒走上了維權之路,但是,一夜之間所有的證據證人都掉了個,甚至二代還操縱輿論,將自己從犯罪者變成了受害者,在顛倒的是非和洶涌的輿論壓力下,可憐的女孩自殺身亡,沒多久其母也因無法接受事實而瘋了,化學老師維權無果上告無門,最后親手殺了瘋掉的妻子,然后制造了一個死局,處心積慮的綁架了二代,并以二代的生命威脅二代的父親到場,并脅迫警方將當時的證人都帶來現場,最后一場驚天的爆炸將所有相關的人都送進了地獄
這本書十幾萬字,出現的人物超過一百,但除了冤死的母女兩人,里面沒有一個好人,包括最后反人類反社會的化學老師,因為種種原因作偽證的證人,還有網上那些不知所謂的圍觀者,在羅海鳳的書里,連執法機關都在某種意義上成了幫兇,甚至連那些只占據了幾句話長度的特警,都成了只會執行命令的殺人工具。
林海覺得這肯定不是社會現實,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否則這個社會早完蛋了,所以林海覺得羅海鳳的書太黑,林海甚至猜測羅海鳳內心深處也有些反社會的屬性。
這一番心思只不過是眨眼之間的事情,不過林海一瞬間的遲疑還是沒有逃過羅海鳳的眼睛,他嘿嘿一笑玩味的問道:
“看起來你似乎并不認同我的說法,那么對于這本書你是怎么看的呢?你心里又以為我寫這本書的目的為何呢?”
“這個...老實說,我的文學水平很低,所以就不在您面前獻丑了,至于您剛才的說法我并沒有覺得不妥,只是一時無法接受罷了,下來我會好好思考一番的。”
“小伙子啊,你這么說我就不愛聽了,你既然看了書,肯定會有自己的想法,這跟文學水平高地沒有關系,莫非你是擔心你說的話不合我心意會影響你的工作?你這么想的話未免太小看我了吧?”
林海無奈的干勁搖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