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盛文搖頭:
“并非在神經上植入電極,而是在神經末梢周圍植入電極,以不破壞和干擾神經為準。”
“哦,明白了,請繼續。”
宗盛文接著又將非接觸式的研究也對比介紹了一番,總而言之,非接觸式現在還處于技術儲備階段,沒有實用性,而接觸式已經進展到實用性的邊緣了。
按照宗盛文的介紹,今后只需要在耳朵后面,或者頸椎側面植入一個電極,再結合通過視覺傳輸的主干信息,就能基本實現實用級的虛擬現實應用了。
“.....現在我們面臨的主要問題有兩個,一個是思感交互的延遲和誤碼,這兩個指標不達標的話,體驗非常糟糕,不過這個方面通過不斷的提升硬件水平以及提高算法效率應該能逐漸解決;另一個就是剛才說到的時間軸控制了,如果時間軸沒法有效控制,那么通過思感技術強化靈魂以及提高學習效率就無從談起了。”
宗盛文說到這里停了下來,端起面前的茶杯喝了口茶滋潤有些干癢的喉嚨,同時留些時間讓林海消化自己所說的東西,那里面包含的信息量還是很大的。
林海習慣性的捏著下巴思考著,見宗盛文不再急著說話,便思索著開口道:
“也就是說,你們也認為時間軸控制是十分關鍵的技術?”
“是的,不過我們的研究人員對掌握這項技術并不樂觀。”
“哦,為什么?”
“因為傳輸瓶頸!我們現在通過思感技術構建的虛擬現實,其實是只有一個信息通道的,這就像是搭接在大腦和外界的一座橋梁,它是有通行極限的。我們計算過,就算充分的考慮技術的發展,這個極限仍然沒法跟進入副本相提并論。”
“呃,抱歉,傳輸極限跟時間軸控制之間的關系是...”
“如果想要控制時間軸,就需要在單位時間內輸入輸出更多的數據,數據流量和流速越大,時間軸的張力就越大。通俗的說,如果我們能在一秒之內傳輸一個小時的信息數據,那么就能在虛擬現實構筑一個小時的存在時間,相對于外界,只是耗時一秒而已,時間軸倍率就達到了3600倍。”
林海恍然:
“原來如此啊,我還以為時間軸的限制受限于思維速度的極限呢。”
宗盛文點頭道:
“思維速度的極限當然也是瓶頸,但是思維速度的極限絕不是3600倍率,我們的思維速度可是很快的,根據測算,大概要在3600后面再加上四個零。”
林海真的被震驚了:
“這么快?不會吧!我記得神經傳導好像是亞秒級的吧?”
“不,你弄錯了,那是神經反射速度,指的是神經和肌肉組織有效聯動的速度,神經信息是以光速傳遞的,而這個正是我所說的橋梁極限的天花板,至于思考速度,我們得參考靈魂的思維速度,而不是單純看大腦組織的工作效率。”
林海恍然大悟:
“所以,如果不能從腦電信號傳輸進化到靈魂交互,這個生物瓶頸就沒法突破?”
宗盛文抬手伸出手指虛點了點:
“就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