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保護性的改造,這個中心文化公園不但保留了古建筑的群的人文氣息,又增加了許多園林景觀,將古建筑群有機的融入了園林景觀之中,整個公園就像是一個城中城,又像是一個巨大的古代園林。
而在公園的核心區域,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城隍廟,當然,現在城隍廟的功能更多的是景觀,雖然也有些香火,甚至還由當地的道教協會派人管理,但是其主要功能還是旅游景點,而不是一座供市民祈福的廟宇。
胡小梅選擇的會面地點,就在這座占地面積有一畝大小的城隍廟中。
城隍廟大門緊閉,但是正堂卻燈火通明,不過正堂里沒有道士,只有兩個漂亮的女人,而在周圍,林海能發現不少隱在暗處的覺醒者,胡小梅的行事風格一向都是這么謹慎的。
城隍廟的正堂不大,正中是一座身著官服的城隍塑像,兩側則是一些形象古怪的小鬼和鬼差,牛頭馬面什么的是少不了的,還有當然是形象不大好的小鬼,林海對小鬼的研究不多,但是一般來說,能被塑造在廟宇中的小鬼,定然是有些來歷或者有代表意義的形象。
林海和葉雪心牽著手進來的時候,胡小梅正跟賀晗站在供案前面,研究放在供案上的一卷黃冊,真的是黃色的絹帛書寫的卷冊。
胡小梅叫林海來這里,當然是讓林海演示,不,是指導一下召喚神明的過程,而胡小梅選定的目標,是這個城隍廟的主人,一個叫做許正清的城隍,根據歷史記載,這位許正清乃是一位縣令,曾經在這個古城任職,期間古城遭到蠻族侵襲,此人帶領全城百姓誓死守護城池,最后浴血奮戰之后,城池得存,而這位許正清因為受傷和操勞而死。
許正清下葬時全城百姓自發送殯,并建廟紀念,當然,當時并非城隍廟,而是一座功德祠,之后頻頻有人在夜里看到死去的縣令在城墻上巡視,似乎還在守護著這座城市,更奇妙的是又一次蠻族企圖偷襲時,一個已經睡死的守成士兵夢中見到許縣令怒斥其玩忽職守害死全城百姓,守衛驚醒后發現了警情,一城百姓的滅頂之災竟然得免。
事后守成士兵盡述此事,百姓紛紛傳頌,朝廷于是籌資建城隍廟,并敕封已故縣令許正清為本城城隍,永鎮于此。
此刻放在供案上的黃冊,就是冊封的敕書,當然,這個肯定不是當年的那一封,而是后世的官府封冊的敕書,上面還有曾經的道門官方領袖龍虎山的金印,而根據歷史記載,當年許正清為政一方時,龍虎山什么的還不存在呢。
因此,敕封冊書,或者叫做身份證明什么的其實并不是召喚神明的必須條件,這東西只是一個媒介,只要神明自己認可的物件,其實都可以作為媒介。
而召喚的過程,其實是一個嚴謹的認證和建立連接的過程,有些類似現代的數據通訊協議。
以上,是林海告知胡小梅的內容。
胡小梅又一次看了看已經看了無數次的冊書,微笑著接口道:
“也就是說,這個認證過程是有固定格式的,不論哪種神明都是如此?”
“原則上是一樣的,首先,通過一個對方認可的媒介,當然,這個媒介在沒有證明可行之前,我們只能猜測,呵呵。接著,按照固定的格式,也就是正確的呼喚對方的身份和稱謂,然后交代自己的身份,然后交代目的,接著就等著它出現了。很簡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