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的攤子當然不可能一下鋪的那么大,就算人家大股東人傻錢多,林海一時半會也拿不出那么多的終端設備。
雖然葉雪心設計的終端設備可以說極為巧妙,利用思感設備對腦波的高效干涉,加上模擬靈魂波動仿真的電子調諧手段,確實很有效的部分實現了催眠術魂能道具的效果,雖然只能對靈魂強度相對較低的人生效。
但是這個設備制造起來也沒那么容易,因為其中還是不得不采用了一些具備法器理念的原件,這個轉化腦波的原件用純粹的電磁波是根本沒法勝任的。
而制造這個腦波轉化器的材料,需要覺醒者進行手工制造和洗練,雖然比正兒八經的法器要簡單一些,但是制造難度也不低,更何況還需要用機器二次加工,成品率更是低得讓人有些絕望。
當然,幾百套的設備短時間內還是能拿出來的,所以林海提出的五百人規模的實驗室很快就被批準了。
招募志愿者并不困難,困難的是招募到合適的實驗人員,這年頭只要你肯出錢,想要找什么人找不到呢?可是想要找一些人能夠真心實意的為一個虛擬的神明提供信仰這種事情,還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如果這事放在幾百年前或許還相對容易一些,那時候的人消息閉塞,心思也相對的單純,如今可是信息時代,換而言之就是一個去權威的時代,這個時代的顯著特點就是人心艱深,人們對任何事物都先天抱著五分懷疑。
這種刻在骨子里的懷疑正是信仰之力的天然克星,如果林海需要的是對恐懼的信仰或許容易,但是想要獲得對希望和夢想的信仰,還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因此林海在開始實驗之前,必須先對志愿者進行某種程度的思想教育,簡稱洗腦。
洗腦其實并不是很難的事情,也沒什么秘密,所謂三人成虎,一件事只要反復的說,假的也會慢慢變成真的,所以林海采用的辦法很簡單,那就是背書加考試。
所有的志愿人員都需要背下一本大概十萬字左右的資料,這個資料就是林海打算構建的虛擬世界副本的背景,其中的重點就是被稱為夢想之主的神明。
然后隔三差五的就考試,考得好的拿獎金,考不好的扣工資,實在不行的就淘汰掉,反正想要拿高薪玩游戲的人多得是,隨便找個學校就能招募一大堆。
或許是對林海的建議有些心動,萬華公司真的租下了園區內另一棟建筑,先將這棟建筑的第十層,也是頂層改造成了試驗區的第一期,一整層大概五千平房建筑面積,能安排下一千個實驗位置,以及配套的設施。
兩個星期后,五百套實驗終端設備到位,五百名實驗員也經過了半個月的培訓,計劃進入了下一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