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生活之中達官顯貴多有飼養寵物,比如犬、戰馬,此兩者中,無非是犬最通人性,其中戰馬與為將者來說,更是未將其當做牲畜來看待。
雖然犬同人性,那也是經過長期的訓練才得到的結果,即使如此,也不過是熟能生巧,簡單做出一些有趣之行為。
其中戰馬,也是如此,上戰殺敵,主死隨死。
想到此處,六國使臣皆認為秦君說的正如犬、戰馬一般,故而,卻也沒有多少期待。
不過,下一刻神鳥的行為,卻讓他們再次瞠目結舌。
只見秦君從一旁桌案之上,讓人取了三枚竹簡,然后依次擺放在桌案之上,隨后,秦君看向神鳥,“還請神鳥降其中為商君書的書取來”
回過神來的白止當即飛到了那桌案之上,用他的翅膀翻看竹簡之外的竹片,那上面書寫著書籍的名稱。
隨后,他便指著一個竹簡,鳴叫一聲,示意此竹簡就是商君書。
一旁的侍者連忙上前取出白止所挑選的竹簡,然后展開示意眾人觀看。
“沒想到竟然是商君書”
“神鳥真的同人言”
因為,剛才秦君讓神鳥去挑選竹簡,就能看出神鳥聽懂了秦君的話。
至此,六國使臣終于相信了神鳥之名,而魏使也是一臉的不敢相信,隨后似乎想到了什么,表情突然變得凝重了。
“諸位,可否相信此乃神鳥呼”
秦君看向六國使臣,面孔之上帶著不容置疑之色,雖是詢問,但更像是確認。
“不愧是神鳥,通人言,背負神秘圖案”
“神鳥也”
六國使臣點頭承認,看向神鳥的目光銳利,似乎多看一眼神鳥就能跟隨他們回國一般。
“既然如此,那爾等回國之后一定要如實相告于貴國國君,有神鳥降于秦國,秦國絕非西方蠻夷之國”
秦國朝堂之上的喧囂與白止來說,就像走馬觀花。他的所作所為也不過是配合秦君嬴駟演一場戲罷了,而一旁的囡囡同樣如此,只有六歲的囡囡雖然貴為秦國公主,但今日的表現讓白止也頗為驚訝。
“知禮之人”
惠質宮中,亭臺下,桌案上。
白止看著在一旁認真讀書的囡囡,回想著之前在咸陽宮時的情形。
“鳳凰五字,每一個字的出現,都像是一個成長的階段,而我如今所初的階段,正是禮字的出現,但是除了正常的成長之外,似乎還需要外物的影響”
“即,知禮之人的相輔相成”
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且潛移默化之下,一個人的行為品德會影響其他人。
“或許自己的成長、進化,就是同知禮之人的相處”
白止心中猜測,同時,他開始仔細感受自己背上的“禮”字。
“除卻正常的成長之外,化去橫骨和禮是同一階段進行的,而且似乎還有其他的能力會緊接著出現”
作為鳳凰的幼體,白止可不相信會什么能力也沒有,如同雞肋一般。
鳳凰作為華夏文化之中經過漫長歲月,經歷無數先賢想象、塑造出來的瑞獸,同神龍一樣,應當具有非常之多的神通。
然而,白止對鳳凰的認識也只不過是停留在簡單的文字介紹之上,而同樣是祥瑞之獸的神龍,卻經過無數的文藝工作者,將其塑造的格外真實。
無論是相貌,還是各種神通,亦或是表現出來的人們的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