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使前來,所為何事”
秦宮。
咸陽宮。
齊為東方大國,齊使前來,秦國慎重之,設九賓,見齊使者于咸陽宮。
只見齊使立于咸陽宮之中,看著上方的秦君,高聲道“我王聽聞秦國欲攻魏,于是特地讓外臣前來,告訴秦君,齊魏兩國曾于徐州相王,齊魏兩國乃兄弟之國。”
“故而秦國欲攻魏,須思慮之”
“嗯”
秦君聞言皺眉,齊國這是在警告秦國嗎
“齊國這是何意”
“魏國之前欺辱秦國時,齊國何在”
“齊國著實多言”
“”
大殿之中的秦臣皆也議論紛紛,對大殿中央的齊使指指點點。
似乎是看到了秦君欲怒,齊使再言,“不過鑒于魏國欺辱秦國在先,故而我王不欲插手貴國與魏國之事,但是畢竟兩國曾為兄弟之國,所以”
“又待如何”
秦君終于明白了,齊國這是想要坐地起價,行商賈敲詐勒索之事。
只見齊使露出了笑意,再次說道“君上且聽外臣之言,齊國與秦國并無仇怨,且兩國相去甚遠,平日里也無疆域之爭。”
“但是秦國地處一隅,素來窮弱,而我齊國地處東方,瀕臨東海,土地肥腴,國庫充盈,故而,若是齊秦兩國結盟,成秦晉之好,豈不美哉”
“屆時,秦也不必窮兵黷武,如此艱難,齊也可常賑濟之”
怪不得
原來齊國竟然是為了公主夏而來
所謂秦晉之好,不正是為了秦國之神女嗎
如今,秦國之神鳥已經入楚,只剩下了神女,很顯然,齊國欲迎神女入齊
一旁的秦臣聞言,也知齊國之意,不過目光卻看向上方的秦君,畢竟神女乃國君之女,初時公主夏被甘龍、杜摯一黨詆毀,不為宗室。
正是因為神鳥之故,秦君堅持,神女才有宗族之名份。
畢竟公主夏是君上為太子之時,與一秦女私自誕下。
再加上如今雖然君上已經有魏女為后,但對公主夏之寵愛,更盛往昔。
只見秦君沉吟片刻,看向下方的齊使,道“齊王可否有其他要求”
“并無”
齊使搖頭。
言外之意,就是只能讓神女嫁到齊國,屆時,齊國才愿意袖手旁觀,不插手秦魏兩國戰事。
于秦國來說,這已經和敲詐勒索無異。
只見一旁的秦相張儀出列,目光銳利,望向下方的齊使,詢問道“若是我沒猜錯的話,當初魏國侮辱秦國之時,似乎也有齊國的身影”
“當時,齊國挾天子以令諸侯,以天子之名,脅迫吾國秦君,若是細細道來,恐怕齊國也曾欺辱過秦國不知齊使如何看待”
齊使看向張儀,只見張儀身著秦服,且佩有秦相之珮,當即明白張儀乃是秦國國相。
“當時齊王受魏國蒙騙,并不知。”
齊使搖頭。
“單單一句不知便能洗脫齊王之過嗎”
張儀呵斥齊使,“若是本相在齊有仇敵,今日入齊殺之,卻誤殺齊王,屆時,齊國可否讓本相安然還秦”
“你”
齊使聽聞,目呲欲裂,沒想到秦相竟然如此膽大妄為,直言殺齊王之言
王上受辱,臣之悲憤,更不必說乃是因為自己出使秦國,在自己面前而使王上受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