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公主夏心中自然不相信。
同時,也知張子謀略風格,恐怕有此盟約,可能是因為形勢所迫。
咸陽宮。
秦宮巍峨,猶如蠻荒巨獸,盤亙在大地之上,使人心中敬畏。秦宮之中,百官列座,與此同時,只見武將之列,卻有一女子身影。
正是公主夏
公主夏率領陷陣營,函谷關外退六國聯兵,功績無算,位列公卿,綽綽有余。
宮宇之中,張儀今日已從楚國返回,然而此時出現在宮宇之中的人,卻是跟隨張儀一同出使楚國的隨官。
“回稟王上,相邦在臨近咸陽之時,不慎從車架之上跌落,身體有恙,故而已經回返府中修養,無法進宮面見王上”
聽到隨官的解釋,秦王面色疑惑,不過根據他得知的消息,張儀并未跌落,然而此時有此行為,必然事出有因。
于是秦王當即露出關心之色,擔憂詢問道“張相身體如何”
“無礙,修養些許時日便可”
出使楚國的秦臣沉吟,道“不過同楚國一同前來的,還有楚國之將領,乃是為了神鳥而來”
“神鳥”
“張相此舉卻是有些失了分寸,秦國之神鳥,豈能送往他國”
秦臣之中,有人聽到了秦楚之盟約,當即指責道。
“神鳥乃是秦國之神鳥,不可送與楚國”
“以神鳥換來楚國一結盟,對秦國太過不公”
一時間,宮殿之內的秦臣皆不同意張儀同楚國定下的盟約,不愿讓神鳥入楚。
畢竟,神鳥在十六年前神秘消失,今日出現,才不過幾日,怎么可能會讓神鳥入楚。
看到下方的臣子皆不同意,秦王也不禁覺得張儀的決定太過草率。
不過,他應當另有計謀。
秦王決定回去之后,派人詢問一下張儀。
隨著楚國背棄齊楚盟約,東方諸國再次知道了神鳥出現消息,上一次神鳥出現之時,攪動天下風云,更讓魏國面臨諸國皆敵的局面。
此次再次出現,最為震驚的莫過于魏國。
前有安鳥歸秦之事,后有神鳥入楚再次消失,當時讓楚國懷疑魏國再次行“安鳥歸秦”之計,然因為神鳥長久沒有出現,讓楚國不再懷疑魏國。
要說神鳥對哪一國傷害最深,莫過于魏國。
魏國大梁。
魏王宮。
繼位魏王位不及五年的魏襄王魏嗣聽聞此消息,自然心中怒意翻涌。
回想自己的父親,曾因神鳥而顏面喪失,同時,魏國霸主之資也盡喪,淪為了諸國之中的笑話。
而西方的秦國對魏國更是肆意侮辱,但今日之魏武卒,已不是秦卒的對手。
此時聽聞神鳥,讓魏襄王魏嗣想到曾經種種,只覺得身為人子,當為父洗刷恥辱。
于是其召集群臣,言明秦國再現神鳥之事,并且將己身決定殺神鳥
告訴諸多臣子。
然而,臣子聞言,卻眉頭緊皺,“王上,神鳥再現,必然讓秦楚兩國嚴加守護,可疑之人定然無法靠近”
“寡人只要神鳥亡,其他事情,不為寡人所慮”
魏襄王魏嗣如此說道。
這讓魏臣心中更是頭疼。
不過他們也理解,此舉也是為了洗刷魏國曾經之恥辱。
卻見一人出列,道“王上,如今神鳥現秦,而即將入楚,不如在入楚之時,派人行斬殺神鳥之事”
“神鳥者,祥瑞也。得鳥者,九鼎一。諸國皆望神鳥,覬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