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
“臣請去”
秦記載,“昭襄王十八年春,神鳥入殿,沉眠。鎮國公主出,征韓。”
“同年,大良造白起攻魏,得六十一邑。”
“昭襄王二十二年,大將白起同鎮國公主攻趙,斬首三萬”
“秦昭襄王三十二年,穰侯魏冉攻魏,斬首四萬,圍大梁。”
“秦昭襄王三十八年,攻趙,趙將趙奢為將,秦敗。王上拜范雎為客卿,納范雎之計。”
時光流轉,轉瞬即逝。
秦國咸陽城,在秦昭襄王的統治之下,更顯恢宏,六國商賈來往不絕。
秦國自惠文王行商君法,然另行貨殖商賈之策,秦國愈發富足。經武王、當今王上不斷推行,秦國已成為當世霸主。
且秦國對外征戰不休,軍功不斷,秦土再增,貨殖直通六國。
同時秦王下令,國人商議國事無罪。尤其是咸陽城中,大小食肆,國人討論國事,更加暢所欲言。
“大將軍白起征戰六國,無有敗績,當為秦將第一”
“穰侯為國丞相,得侯爵之位,應當為一”
“此言謬矣,大將軍白起率領陷陣營,所向披靡,無有敵軍可擋”
“”
就在幾人爭秦國大將誰為第一之時,突然有人說道“二三子且勿再爭,難道諸位忘卻了鎮國公主呼”
“鎮國公主”
眾人這才想起來,剛才他們所說的所向披靡的陷陣營,似乎就是鎮國公主所練。
經人提醒,他們才反應過來,不禁感嘆道
“鎮國公主終生未嫁,一生為國,且為秦國神女,令吾等敬佩”
卻見說話之人是一名身材魁梧的老秦人,且他的話頓時引起了更多人的認同。
“鎮國公主輔佐三位君王,如今仍然在征戰,當真可敬”
說到此處,有人想到了什么,突然低聲問道“二三子,如今鎮國公主當有多大年歲”
“”
眾人沉默,似乎是在回憶。
片刻之后才有人開口道“鎮國公主乃文王之女,文王五年,被立為公主,那是鎮國公主已有六歲。”
“細細算來,如今王上已然繼位三十八載,而鎮國公主”
當有六十之高齡
“六十”
應當只多不少
眾人自然也已經算出,頓時一臉驚嘆,更多的是敬佩。
“巾幗不讓須眉,秦之神女,以身許國,吾等秦人男兒,當唾面自干”
食肆之中,一眾秦人漢子頓時一臉慚愧之色,更多的是敬佩、仰慕。
“不知如今鎮國公主可否還在征戰”
“必然不能,也不允許再征戰”
有人脫口而出。鎮國公主已經耳順之年,且為女子,若是再繼續征戰,這讓秦人男子又該如何自處
這不僅是秦人男子尊嚴所在,更是對鎮國公主發自內心的敬佩。
對于咸陽城內國人的議論之聲,作為被討論的鎮國公主自然不知。
即使知道了,也會灑然一笑,不放在心上。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