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對著太后趙姬微微行禮,隨即在趙姬微笑點頭示意之中,向后宮走去。
隨后,趙姬便面帶期待的返回了自己的寢宮。
白止本為神鳥,不為人,無人之欲望。但是卻又有人性,性情左右,行為類人。
所以;
“沒想到我還有些許八卦的欲望”
白止微微搖頭,心中輕笑。
自從嬴政親政之后,白止就閑了下來,對于秦始皇嬴政的未來,目前并不用太關心。
統一六國期間,對于嬴政,他并沒有什么可以指正的。
不過,他卻想到了秦始皇嬴政的長子嬴扶蘇,亦或是趙扶蘇。
歷史上的被歷代之人所稱贊,無任何抹黑的一個人,而且還是史書上有名的“暴君”秦始皇趙政的兒子扶蘇
對于歷史而言,每一個勝利者都是書寫歷史的人,對于曾經的敵人,自然是抹黑為主,甚至是抹黑敵人的親朋好友。
更不必說是敵人的兒子了。
但是,扶蘇卻是一個例外。
縱觀歷史,關于扶蘇的記載,都是仁、禮、信等掛鉤。
或許,這其中的原因是因為扶蘇篤信儒家。
無論是因為什么,白止對于嬴扶蘇還是挺好奇的。
看到趙姬催促秦王嬴政安歇造娃,白止也不禁露出了姨媽笑。
同時,目光也看向了太后趙姬。
因為白止的干預,趙姬并沒有太過于與同呂不韋牽扯,也未曾出現什么嫪毐。
頂多是耐不住深宮寂寞,在宮中豢養女寵罷了
對于貴族而言,這些并不是什么難以啟齒的事情。
看著夜色漸深,細雨愈大,白止身影一閃,瞬間消失在了秦宮上空。
再次出現時,卻已經出現在了驪山深處的一處山谷之中。
公元前238年,春。
秦王政十年,秦王令,命王翦、蒙武領兵攻魏,秦攻魏之戰,正式打響。
消息一出,諸國震驚,都不敢相信秦國是真的要攻打魏國。
此時此刻,諸國細作紛紛來往魏國與秦國之間,打探消息,送回國內。
“據我所知,秦國大將軍王翦領兵三十萬,陳兵魏國之北,作為主力攻魏。”
“大良造蒙武,領兵二十萬,與秦國之地,魏國之西攻魏,兩面夾擊,讓魏國分兵兩處,應對不暇”
此時,齊魏邊境,齊國境內,只見一支齊國之軍駐扎于此,聽到細作的軍情,一名將領如此說道。
“而魏國之兵,不過四十萬,且精銳不過半數,恐怕不足以應對秦國攻勢”
“此時時機已到,是否遵從王命,迅速入魏抗秦”
只見營帳之內,一名將領抬首看向最上方的大將軍,臉上帶上了戰意。
但是,為首的齊將卻直接搖頭,臉上露出一絲笑意,也沒有回答那名將領的話,反而安排一旁的一名親兵,道“去信王上,稱本將軍已經率軍入魏,恰逢遇到秦軍,與秦軍交戰,戰而勝之,斬首三千,請王上封賞”
眾人聽聞此言,隨即一愣,但是下一刻,所有人的臉上皆露出了笑容。
出征未戰,先得封賞,如此,何樂而不為呢
“待王上封賞至,再出兵助魏”
“嗖”
“嗖”
“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