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嬴政聽神鳥之言,停止修建豪奢宮室,用降卒逐漸道路,并取名為馳道。
與此同時,韓國之地盡皆入秦,不過,此次趙國宗室并未被全部捉拿,反而有一部分逃出韓國,去往東方三國。
韓國,邯鄲城外。
一處茂密的竹林之中,綿延幾里,甚至幽深。而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卻竟然坐落著一座全部由竹子建造的庭院。
庭院之中,走出一名普通的婦人,他手中端著竹籃,竹籃之中盛放著晾曬的竹筍等物。
片刻,又有一名男子走了出來,身上穿著普通的粗布麻衣,面容甚是蒼白。
他目光驚慌的打量著周圍,陽光照射在他的臉上,其白皙的面孔更加的明亮。
“我這是”
男子三十之模樣,他臉上突然浮現出一絲惶恐之色,隨即又消失,目光轉而看向庭院之中的婦人。
“見過公子”
只見婦人看到男子出來,連忙上前行禮,恭敬有禮。
“你是”
“奴婢乃是韓國暗探,知曉秦國已然覆滅韓國,無力回天,恰巧見到公子,故而將公子營救”
只見婦人明顯訓練有素,行動之處皆有警惕之處。
見此,男子露出苦笑之色。
他想起了自己的身份,本是韓王公子,卻無緣韓王之位,只能求學于荀子,鉆研法家之言。
說起來,他心中向往秦國已久,此次韓國被秦國所滅,也都是他早就已經猜到的事情,可惜身為公子的他,更為無能為力。
所以故意出現,讓秦軍所捉,也可直接去往秦國。
未曾想,韓國曾經培養的暗探竟然依舊忠心耿耿,將自己救了下來。
若是白止知道男子所學,定然會猜到男子是誰。
沒錯,他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韓非子,甚至于,此時的他已經有所著作,被諸國所知。
而且還是歷史上的法家名著韓非子。
歷史上的韓非子本來也在韓國,而當時的秦王嬴政讀了韓非子之著作,甚是惜才,于得之
于是用計,使韓王驅逐韓非子,時韓非子入秦。
奈何,入秦之后的韓非子卻被李斯所害。
而現在的韓非子,并沒有入秦,雖然秦王嬴政也讀過韓非子之著作,但是并不篤信法家治國,對于韓非子之愛才之心,并不強烈。
秦王嬴政雖求賢若渴,但并非不擇手段之人。
“此時的韓國應當盡皆為土了吧”
此時此刻,看著竹林之中茂密的竹葉,抬頭看向天空之中的白云,如此感慨道,臉上神色莫名。
此時,一旁的婦人連忙道“如今王上、韓國宗室皆被秦國所囚,只余下公子,若是公子能夠積蓄實力,求助東方齊國,并非沒有再光復韓國之希望”
婦人臉上帶上了狂熱之色,看著韓非子如此道。
“非也”
然而,韓非子卻搖頭,臉上并無權欲之色,直接道“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韓國被秦國所滅,或許就是大勢所趨,即使將來我復國成功,韓國也會被他國所滅”
“自幽王以來,天下紛爭,諸國征伐,百姓無安穩,是時候該結束了”
韓非子看向一旁的婦人,看到了婦人臉上的不相信面容,微微一笑,道“韓國宗廟已無,爾等也自由了”
說罷,卻見韓非子進入竹屋之中,片刻再次走出,身上已經換上了一身勁服,手中還提著一把韓劍。
背上有行囊。
“公子準備去往何處”
婦人連忙追問道。
“秦國”
韓非子并未停留,身影已經進入了茂密的竹林,而聲音卻傳了過來。
婦人面容姣好,若是生于普通人家,定然也會嫁到富貴人家。只是刻意打扮,顯得老態,猶如三四十之村婦。
但是恢復容貌之后,卻正是雙十年華,貌美如花。
婦人之前,一名三十面容的男子獨自行走,她緊緊的跟在其身后。
男子無奈回頭,道“汝已自由,何必再跟著我”
“奴本是韓國人,且成為暗探以來,已無親人,若是奴自由了,卻也無處可去”
女子看著韓非子,面容之上帶著認真之色,似乎是認定了韓非子,跟著韓非子去往秦國。
“奴跟著公子,也可為公子浣洗衣物。”
“不可如此稱呼,我已不是韓國公子了”
韓非子搖頭,然后看向官道前方,卻見一隊秦國士卒緩緩走來,看到路邊的韓非子兩人,頓時面露警惕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