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此處,他口中呢喃著一個名字“荊軻”
隨后,太子丹安排侍者道“派人將田光請來”
荊軻當初便是田光推薦給太子丹的,故而,如此之重要事情,需要同田光所說。
同時,他想到了荊軻此人,突然覺得荊軻并不是最合適的人選。蓋因,曾經荊軻曾言,其先祖,甚至是父親曾在秦國,被秦國所重用。
因為某些原因,他離開了秦國,流落至燕國,最終被田光所收留,隨后又被田光推薦給求賢若渴的太子丹。
太子丹曾經仰慕齊國孟嘗君,孟嘗君食客三千,讓人艷羨,故而,太子丹同樣豢養門客,來者不拒。
不到片刻,只見一名衣著華麗,身著燕國華服的中年人快速趕來,他身材微胖,頗具富態。
正是田光。
“拜見太子丹”
“免禮”
太子丹有人君之相,禮賢下士,真誠待人,故而府中門客皆敢為太子丹效死。
等田光坐下,太子丹面容凝重地看向田光,隨后將心中之計策托盤而出,聽完太子丹之計,田光面容巨變,臉上甚至浮現出畏懼之色。
“刺秦”
田光驚呼,隨即立刻壓低了聲音,左右觀看,確定無人,才身體前傾,越過桌案,看著太子丹道“太子,若是此事泄露出去,恐怕燕國迎來的,將會是滅國之禍”
然而,太子丹卻容顏未變,他緩緩端起桌案之上飄散氤氳水汽的茶水,輕輕呷了一口,才道“如你所看,如今天下大勢,秦國虎狼之師,已然滅魏、趙、韓,三晉之地已然盡為秦土,三晉之屏障已無,唇亡齒寒,燕國又如何”
“且,東方三國,燕、齊、楚,其中以燕國國力最弱,恐怕秦國下一個目標便是燕國”
聽完太子丹的話,田光面容之上的警惕之色漸漸消散,慎重思慮之,當即道“齊國乃東方強國,楚國與秦國有姻親之因,乃秦晉之好,且楚國地緣之因,難以進攻”
“至于燕國”
燕國乃東北苦寒之地,地勢平坦,一往無前,以秦國之虎狼之師,可輕易攻城滅國
如此分析,秦國兵鋒所向,極有可能是燕國
田光乃燕國勇士,但是已經是曾經之事,榮祥富貴,已無血勇,富貴最是侵蝕人心,以其樣貌便可看出一二。
故而,田光豈能愿意失去這已經擁有的榮華富貴
定然不會
于是田光道“如此,或許只能使燕國延續數載,秦國秦王薨,定然會有下仁秦王。”
“聽聞秦王政之子,秦國神鳥親授之,未來不弱于秦王政”
“即使秦王政身死,秦國朝政也不會陷入混亂”
聽到此處,太子丹怎么你不知,畢竟秦王政正是因為秦國神鳥之緣故,無任何意外的繼承秦王位,無任何意外,秦國勛貴無敢反對。
若是秦王政身死,恐怕也是如此,秦國公子扶蘇也同樣毫無意外為下任秦王
“孤之目的并不是此”
太子丹聽到田光擔憂,解釋道“秦國強盛之因,在于商鞅變法,若是燕國效仿秦國,施行法家之治又如何”
太子丹目光炯炯地看著田光,田光聞言,頓時大驚,道“太子,恐王上不允”
“并且,太子”
田光看向太子丹,道“秦國曾經有孝公,即使以后太子為王,為燕國之孝公,但無商鞅啊”
“勿急”
聽到這里,太子丹臉上終于露出笑容,緩緩道“誰言燕國無商君汝有所不知,韓國公子韓非子乃法家之徒,精通法家之言”
“太子之意”
聽到這里,田光豈能不知太子丹之意。隨后,太子丹當即將韓非子的人際關系詳細訴說,聽完之后,田光當即同樣露出笑容。
“原來如此,那韓非子竟然是秦國廷尉李斯之師兄”
田光道“秦國廷尉李斯,我也聽聞,畢竟魏國、韓國施行之秦律,可謂是讓朝中諸多貴人心驚啊”
所以,此時太子丹的打算自然也清晰無比了。
派遣使者刺殺秦王政,以求能夠拖延時間。畢竟每值新舊王更替,戰事必歇,待秦國反應過來,仇恨向燕,而此時的燕國,已經在韓非子之幫助下,強國強兵
屆時,燕國當有于秦國一戰之力
想通這一點,田光當即問道“太子可有屬意人選”
“若是無,臣可推薦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