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太子”
荊軻沒有推辭,直接坐下,然后端起美酒,滿飲一杯。
“之前荊卿不是說需要等待好友,不知此時荊卿之好友可否到達”
太子丹看向荊軻來的方向,卻見沒有他人,只有荊軻自己,于是疑惑。
“未至還在路上”
荊軻有些失望的說道,但是他知道,自己等不到自己的好友了,因為燕國國書已送至秦國,燕國使者需要盡快到達。
秋風蕭瑟,寒意漸起。
然而就在這時,有一美婦突然從遠處走來,再其身旁,還有一兩歲孩童。
她眸光如水,淚水如珍珠,看著荊軻孤單的背影,盡是不舍之色。
太子丹見此,抬手讓一旁的燕國士卒退遠一些,而他自己,也離開了桌案之處。
“良人”
美婦牽著孩童來到荊軻身畔,貪婪的看著荊軻的面容,臉上的淚水止不住的流下。
荊軻不忍,仍然面色冷漠,看著美婦,說道“此次前去,或許將會訣別,太子于荊軻有救命之恩,形同再造,荊軻曾言,要以性命報答”
“忠君之事,紅顏情事,不可兩全”
荊軻抬手,輕輕撫摸美婦的秀發,目光隨即落在了一旁的孩童身上。
孩童不哭不鬧,只是睜著大大的眼睛,抬頭望著自己身前的男人,似乎在疑惑男人是誰。
美婦心中似乎被利刃削割,卻又無可奈何,只能淚水流下,抽噎道“一路顛簸,千里之遙,來至燕國,尚未溫存,又去敵國。此去一別,不知何時再相見,良人之情,妾自記在心中,只愿來世仍然再見,與卿共度余生”
說完,美婦已經哭泣不能自己,只能看著懷中孩童,道“還請兩人為稚子取名”
荊軻“”
荊軻沉默片刻,看向遠方昏暗下來的地平線,另一邊的殷紅夕陽似乎也都照不亮。
“百年征伐,兵戈之痛,愿孩兒不再受戰亂之痛”
“便取名為天明吧”
說到這里,美婦呢喃,“天明”
隨后,她將天明交在一旁侍女手中,看著荊軻,道“天明,良人,良人已去,妾豈能茍活”
說罷,卻見美婦縱身一躍,頓時跳向一旁的易水之中
水波蕩漾,蕩漾四方。瘦弱的身影落在水流之中,瞬間被吞沒,無有任何聲息
“不要”
荊軻臉色大變,但是即使是有武藝在身,在無法阻擋心懷死意的妻子。
遠處的太子丹注意到這邊的情況,連忙派人快速跳入水中救人。
但是,十幾名士卒下水尋找幾刻時間,卻無任何身影。
太子丹來到荊軻面前,連忙道“荊卿放心,孤一定會死救出”
然而片刻,卻又下水救人的士卒上前稟告,道“回太子,她身上負石而沉,尋不到尸身”
太子丹“”
一旁,似乎是心有感應的孩童突然大哭,凄厲的哭聲回蕩在易水之上,讓人聞者落淚。
寒風呼嘯,水聲潺潺,蕭瑟黃葉飄零。
太子丹只能道“荊卿放心,孤一定視天明為親子,帶在身邊教導之”
荊軻此時神色怔怔,雙目失神,看著再次恢復平靜的水面,整個人身上都散發出頹喪之氣。
良久,荊軻微微點頭,不舍得目光落在了孩童天明身上,隨即走向一旁的車駕。
與此同時,太子丹身旁,眾多之人目光看著荊軻的背影,沉默送別。
然而在風聲之中,卻傳來凄慘的歌聲,“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探虎穴兮入蛟宮,仰天呼氣兮成白虹”
此時,除太子丹之外,聞者皆落淚。
荊軻去秦十日之后。
燕國,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