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不知不覺的跟上了蓋聶和項梁,兩個大人正在交談著曾經之事,只聽到項梁問道“此時之宜陽,似乎比曾經更為繁華了”
“是啊畢竟宜陽正在東方諸郡前往咸陽道路之上,商賈、百姓無不經過此地,如此,才能如此繁華”
然而,兩人剛剛進城,卻看到城內前方突然傳來喧嘩之聲,同時有大量的百姓向前方涌去。
這讓蓋聶、項梁一行人心中疑惑,跟著人流,也一同向前方走去。
卻見人群之中,是幾名秦吏站立在高臺之上,與此同時,手中還拿著幾件東西。
“二三子,肅靜”
待到大量百姓聚集,一名秦吏突然開口,所有百姓安靜之后,才繼續開口道“始皇帝下令,天下度量衡各不相同,無法衡量天下貨殖,故而,統一度量衡,天下各地,皆遵從秦國之度量衡”
此言一出,圍觀的百姓頓時喧嘩,驚嘆不已。
“統一度量衡如此,天下六國之地商賈來至秦國,都要使用秦國度量衡”
“吾等無有此等憂慮”
“前些天,有一商賈同我爭執,他使用楚國之地的度量衡,賣與我,欺我不知,多要了我幾枚秦幣”
“”
秦吏的話頓時引得周圍的人一陣共鳴,在旁邊,項燕聞言,臉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下方的拳頭,卻忍不住攥緊了。
“始皇帝統一度量衡,對于天下治理,百姓交易貨殖,多有益處,此乃良政”
一旁的蓋聶卻如此道,同時看向一旁的荊天明,為其講解好處在何處。
只見前方,幾名秦吏手中比持著專門衡量重量的器具,隨即發放下去,供城中百姓使用。
“與此同時,想必更有許多秦吏前往了東方各地各城,將度量衡統一之事,宣告四方”
蓋聶搖搖頭,隨即帶著荊天明繞過人群,繼續前行。
而后面的項羽卻一臉疑惑的看著前方的百姓,隨即目光看向一旁的項梁,不禁問道
“叔父,若是將來我領兵,可都能夠”
剩下的話項羽并沒有明說,但是意思已經不言而喻。
聽到項羽之問,項梁回過神來,沉吟片刻,“不知”
“此時之秦國,天下一統,四海歸一,天下百姓不再受征伐之苦,可以安居樂業。而秦何種改革之制,此時看來的的確確使天下之人受益,如此”
“”
項羽心中信念動搖了,他想到了自己,之前對自己來說,若是此時為皇帝的是自己,定然是不會施行此等革新的。
自己只對征戰感興趣。
叔侄倆的目光看向周圍的百姓,只見百姓臉上浮現出笑容,且面容不似東方之地。
東方之地并入秦土未久,而百姓面黃肌瘦,多有黔首無房屋居住。
而反觀現在的宜陽城,很久之前便是秦土,百姓面容滋潤,臉上浮現出真摯的笑容。
兩相對比之下,高下立判
或許,天下一統,盡歸于秦,便是最好的結局
叔侄倆心中皆有些沉默,跟在蓋聶的身后,不發一言。
而蓋聶自然注意到了叔侄兩人的情況,但是蓋聶并未詢問。
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在路上看到了更多的變化,乃是曾經六國不曾擁有的。
秦都。
咸陽城。
距離四海歸一,已經有四載時間,在此期間,始皇帝嬴政忙于政事,諸多新制,皆不熟悉,可謂是摸石頭過河,總結經驗。
幸好,一旁有神鳥指點,而繞過了許多錯誤之處。
此時,章臺宮之中,已經被封為丞相的李斯身著華服,意氣風發,坐在宮室一旁,同始皇帝嬴政一統處理政事。
而在一旁,神鳥白止靜靜立在青銅神樹之上,聽著始皇帝嬴政的訴說。
“師父,朕打算在朝中設計三公、九卿,掌管諸多事宜”
“三公九卿”
三公九卿乃是華夏歷史上封建王朝誕生之初,跟隨一同誕生的。
但是,并不像郡縣制那般,能夠沿用兩千年。
所以,當聽到始皇帝嬴政詢問自己對三公九卿之制的看法時,他不由自主的有些沉默。
看到白止陷入思考,始皇帝嬴政靜靜等待。一旁正在幫助秦始皇嬴政批閱文書的李斯,不禁低下了頭。
對于始皇帝對于神鳥之恭敬,他早就知道。
秦國神鳥,存世近兩百年,已經算是秦國之國寶
良久,白止開口,道“三公九卿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