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國公主領兵而至,秦軍悍勇,不減當年,然而秦銳士數量之少,竟然不及叛軍。
然而,大秦盛世近十年,民心所向,心向大秦,秦軍至,百姓簞食壺漿,首戰便擊退項羽之軍
諸多反王見最強之項羽被秦軍擊退,心中驚懼,大秦兵鋒之威甚重,仍在人心。
然而,當公主夏率領秦軍至東方之地,曾經齊國境內,看著前方的宏偉城池,公主夏隨即下令全軍駐扎城外。
并且叫來隨軍文吏,道“前方城池郡守為誰,見王師至,為何不出城相迎”
只見前方的城池,此時竟然城門緊閉,甚至于,城墻之上,竟然有士卒看守,手中持戈,警惕的對著外面公主夏所率領的秦軍
這讓公主夏一陣蹙眉。
自從她率軍至東方之地,尤其是曾經齊國之地,她就能感覺到有些不對勁。
而此時,前方郡守見大秦王師,竟然緊閉城門,似乎有拒敵之態
“回丞相,前方乃是東郡郡城,至于郡守”
卻見文吏沉吟片刻,突然道“東郡郡守乃是羋興”
“羋興”
聽到此處,公主夏已經感覺到了不對勁,再次詢問道“此人是何時擔任東郡太守的”
“回丞相,此人乃是兩年前擔任東郡郡守,乃是大將軍項羽舉薦,乃是曾經楚國之貴族。陛下以為任用六國之人,來展示大秦寬容之心,便任用其為東郡太守”
聽到這里,公主夏怎能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這羋興定然是項羽之人,此時此刻的表現,也就不足為奇了
念至此,已經沒有任何可猶豫的了,她傳令,“派使者進城責問東郡郡守羋興,令其速速開城門。”
“傳令全軍,備戰”
公元前198年秋,二世皇帝加征天下黔首賦稅,以援前線滅叛軍之秦軍。
天下黔首無怨言。
公元前197年夏,二世皇帝加征天下黔首賦稅。然,自春日起,天下諸多郡縣已不再下雨,夏糧減產,黔首食糧尚且不足。
公元前197年數,天下大旱甚重,然反叛之軍雖然被擊退,然而仍然盤踞昔日齊魯之地,與鎮國公主所率之軍對峙。
秦都咸陽,咸陽宮。
百官列坐,面容凝重。卻見內閣之臣李斯容貌蒼老,滿頭白發,此時面容哀愁,看著上方已經成年的秦二世,沉聲道
“陛下,天下大旱一年有余,天下夏糧已經加征賦稅,天下黔首知叛軍之禍,不怨。然而,秋糧再加賦稅,天下百姓已然怨恨之”
“可是反叛之軍猶如頑疾,不可祛除,徒呼奈何”
“秦相鎮國公主遠征反叛賊人已經多年,大秦糧草不足,已經無力供給”
“”
一時間,朝堂之前,百官憂愁,然而,前線告急,天下因加征賦稅之事,已經怨聲載道。
良久,秦二世子嬰沉聲道“再行天下征糧,派遣吏臣去往郡縣之中,解釋征糧之因,勿使黔首生反抗之心”
聽到秦二世子嬰的話,李斯沉默,片刻之后,才微微應了一聲,才領命。
東郡。
曾經魏國之地,秋日時節,本是豐收之時,糧食填滿糧倉,然而此時,卻有秦吏帶人而來,一門一戶上前找要糧食。
“軍爺,家中真的再無糧食了”
“真的沒有了”
一處茅草屋之前,院落中,卻見一老漢身著粗布麻衣,頭上灰白,顯得很是凌亂,此時,正一臉哀求地看著身前身著華麗衣衫的秦吏。
“老丈”
秦吏見此,面色不忍,但是仍然道“老丈,東方諸郡有反賊現,鎮國公主領軍作戰,卻無糧草可用,若是兵敗,叛軍至,猶如蝗蟲過境,老丈家中且不說糧食,恐怕性命”
秦吏動之以理,曉之以情,如此勸說道。
只見秦吏身后,兩名身著甲胄的秦卒手中提著糧袋,看著老丈,腳步欲向籬笆之外走去。
聞言,老丈突然沉默下來,背上更加佝僂了幾分,然后緩緩道“小老兒我家中三子皆戰死,無有子嗣,家中只剩下小老兒我一人罷罷罷”
老丈當即轉身向茅草屋之中走去,良久,才取出一小小的布袋,可以猜測出,布袋之中,應該是他最后的菽豆。
“老丈”
見此,秦吏動作一頓,并沒有接過,道“罷了,若是取走,老丈你又如何過活”
說著,就欲帶著身后的秦卒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