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他們的表現,白止心中理解,畢竟秦國的傳說一直縈繞在耳畔,讓人不禁回想起曾經那個有神鳥的國度。
再加上如今的大漢處處皆受到北方匈奴人的欺負,而且還要送自己的公主去往匈奴,用那所謂的和親來獲得匈奴人的憐憫,爭取那片刻的安寢。
與之前的秦國相比,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回想秦國,始皇帝趙政御駕親征,打的匈奴人向北而逃遁,十年不敢南下牧馬
兩相對出之下,這讓如今大漢人的心中,倍感憋屈。
所以,他們難免會幻想有另外的力量幫一把大漢,能夠讓大漢也像大秦那般,北擊匈奴,使胡人不敢南下牧馬
尋找良久,他們終于找到了,那便是神鳥
秦國因神鳥而統一天下,聚九鼎,四海一。
若是神鳥降臨大漢,又會是一幅怎樣的景象呢
白止回過神來,因為自己的插手,秦朝在歷史上的記載已經發生了改變。
秦盛極而衰,亡于仁政
甚至大漢高祖曾言,大秦始皇帝趙政之功,當受歷代皇帝敬仰、學習之
隨后,白止的目光再次落在了近前的漢武帝劉徹身上,在漢武帝劉徹期盼的目光之中,緩緩點頭,道“沒錯,吾正是你口中的神鳥”
聽到白止確認,漢武帝劉徹頓時激動的再次說道“還請神鳥留在大漢,大漢定然將神鳥以國鳥待之”
聽到這里,白止卻微微搖頭,道“這就不必了,我有事情需要忙碌,不能時時留在大漢。”
“這”
漢武帝劉徹臉上頓時浮現出失望之色,“神鳥是厭惡大漢,還是因為正是大漢亡了秦”
“非也”
白止再次搖頭,秦朝滅亡與否,與任何人都沒有關系,不過,白止沉默片刻,然后說道“我既然已經出現,又何必在意留在哪里呢”
若是神鳥想要去哪里,也不過是一瞬間的事情。
白止必須陪在張騫的身旁,肯定是不能留在長安城的,不過,抽個時間回來一趟,還是可以的。
就在白止剛想再次開口的時候,卻聽到漢武帝劉徹突然說道“那神鳥是不是因為張騫之故”
“嗯”
聽到漢武帝劉徹的話,白止是真的驚訝了,沒想到他竟然能夠想到這一點。
難道漢武帝劉徹猜到了自己和張騫之間的關系
定然是不可能的
白止心中萬分確定。
似乎是感受到了白止的驚訝,漢武帝劉徹解釋道“朕觀秦記,其中多有描述神鳥行為,故而,朕猜測,神鳥不愿留在長安城,是因為張騫之故”
“畢竟,神鳥兩個月之前,曾在西域邊鎮現身,當時,正是張騫遇到匈奴之危之時”
聽到漢武帝劉徹的猜測,白止心中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所謂的古人,不過是知識儲量少了一些,并不代表著古人就是愚昧的代名詞。
甚至于,古人比未來之人更為聰明
白止知道,在一些事情是無法隱瞞于漢武帝劉徹的,于是大大方方的點頭承認,道“沒錯,我之所以不留在長安城,正是因為張騫之故”
聽到白止直接點頭承認,漢武帝劉徹臉上露出莫名之色,隨即也沉默了下來。
似乎是心中正在后悔派張騫出使西域吧
白止自然不會將張騫架在火架上烤,于是主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