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我的相助”
白止微微沉吟,然后便明白了漢武帝劉徹所指的是什么,當即點頭同意。
隨即,他想到了原本歷史上的漢武帝。
歷史上的漢武帝劉徹采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從而造成了后世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始終是儒家一家獨大。
甚至后世因為儒家的變質,變成了所謂的儒教,阻礙了華夏文明的發展。
但是有一點是可以確認的,獨尊儒術,儒家對華夏文明的影響,也是方方面面的,塑造了東亞的儒家學術圈。
當然,也并不是說后世的儒家并沒有進步,反而恰恰相反,后世的儒家,不斷從百家之言中汲取營養,化百家學說的有益思想,化為自己的養分。
可以說,兩千年后的儒家,和現在的儒家,完全是兩種學說了。
總的來說,獨尊儒術的好處很多,但也有很多的壞處。
而此時此刻,漢武帝劉徹的決定,并沒有影響后世儒家成為主流文化的趨勢,同樣的,也沒有阻礙百家學說的發展。
可以預見,未來的華夏,在文化上,一定是更為璀璨的。
“朝中之臣恐怕對朕百家共舉,儒法為先的決定頗有微詞,甚至,百家之士,恐怕也會因為門戶之見,而相互攻訐,所以,朕打算讓神鳥出面,定下此舉,以消天下爭議”
“可”
白止點頭,沒有任何的猶豫。
聽到神鳥如此痛快的同意,漢武帝劉徹也露出了笑容,隨后,漢武帝劉徹有請教了其他的一些事情,隨即才問道“敢問神鳥,不知張騫張愛卿此時到達了何處”
“張騫”
白止想了想,卻道“在張騫離開大漢邊疆之后,便被匈奴人抓到,此時,已至匈奴虎穴矣”
“什么”
聞言,漢武帝劉徹大驚,同時捶胸頓足,露出羞愧之色,“皆是朕之過,未曾想張愛卿卻被匈奴”
看到漢武帝劉徹反應如此大,白止不禁道“皇帝勿急,張騫雖然被匈奴人抓到,甚至是已經到了匈奴王庭,但是,并沒有皇帝你所想的那般脆弱。”
“何解”
聽到白止的解釋,漢武帝劉徹才停下懊悔、自責。
畢竟漢武帝劉徹非常欣賞張騫的才能,之前神鳥初現之時,便有將張騫召回,另派他人出使西域之念。
不過,白止并未多說,只是簡單地道
“張騫身陷匈奴王庭,并無性命之憂,不過,恐怕出使之事,將會耽擱許久,并且,張騫在匈奴有計謀,恐能有三家分晉之事發生”
“三家分晉”
聽到這里,漢武帝劉徹雖然不知道張騫具體如何做的,但是神鳥都如此說了,他怎么可能還不信呢
雖然心中好奇,但是神鳥不愿多說,故而也不再多問。
不過,又想到張騫身陷匈奴王庭,根據神鳥所言,恐怕會耽擱許久,若是這樣,恐怕將會影響自己心中的大計。
恐怕,等不到張騫返回了。
翌日。
大日初升,璀璨和煦的陽光灑落在這座巨大的城池之中,宮殿連綿、鱗次櫛比,寬廣的街道之上行人稀疏,喧嘩吆喝之聲逐漸喚醒這座巨城。
長安城。
百姓們繼續新的一天的生活,達官顯貴繼續享受著榮華富貴,然而就在這時,城中主干道之上,突然有士卒開道。
與此同時,只見皇城的方向,傳來喧嘩之聲,有皇帝儀仗緩緩而來。
“是陛下陛下出行”
“陛下這是打算去往何處”
“陛下之功績,當贊揚之”
“吾今日便不去太學了,欲敗陛下”
“”
只見逐漸喧囂的街道之上,身著士人服飾的人很多,皆是因為皇帝立太學,天下各郡士人皆趕往長安城,入太學。
此時此刻,正好遇見了皇帝出行。
皇帝車輦華貴威嚴,車輦巨大,侍者宮女伴在左右,有身著威武甲胄的士卒在前開道。
旌旗招展,長槍如林
此時,有人發現了皇帝儀架去往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