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慮片刻,白止點頭道“將你的計策詳細訴說。”
“好”
于是漢武帝劉徹將心中計策全部說出,而白止也同歷史上的馬邑之圍相互映照,發現,和歷史上的記載一般無二。
“不知神鳥意下如何”
“此戰可以施行”
白止點頭,隨即,又看向漢武帝劉徹,詢問道“此戰,乃是邊鎮之將王恢提出”
“正是”
“將此人調回,勿要讓其參與此戰”
“好”
聽到神鳥的安排,漢武帝劉徹心中疑惑,不稀罕神鳥為何會如此在意王恢此人,也不知道是不是王恢曾經得罪過神鳥。
“同時,此計之謀劃,應當細致入微,細節之處,要格外拿捏,勿要讓匈奴人看出破綻”
“細節之處”
漢武帝劉徹有些疑惑,不過還是牢記在心中。
在漢武帝劉徹恭敬地目光之中,白止離去了。
隨后,漢武帝劉徹當即召集軍中之臣,商討誘敵深入之計。
恢宏的宮殿之中,侍者宮女矗立,明亮的燭火在青銅燭臺之上,散發著光芒,將偌大的宮殿映亮。
只見宮殿之中,端坐著幾名身著甲胄之人,只見漢武帝劉徹端坐在高臺之上,看向下方的臣子。
道“此戰之后,大漢當與匈奴開戰,想我大漢立國以來,深受匈奴之苦,先帝行和親之策,欲求安穩,然而”
“匈奴屢次叩邊,屠戮朕之大漢邊民,搶奪財物,殺人無數”
“而今日,匈奴襲擾邊鎮未久,卻竟敢遣使再尋和親,求朕大漢之公主”
“是可忍孰不可忍”
下方,護軍將軍韓安國、驍騎將軍李廣、輕車將軍公孫賀、材官將軍李息皆目視漢武帝劉徹,身著甲胄,戰意凜然。
同時,還有文臣端坐一旁,聽著漢武帝劉徹之言,皆知將要發生什么。
“朕要清清楚楚的告訴世人和匈奴人,此時大漢已經不是曾經之大漢,而匈奴也不是曾經之匈奴”
“朕要告訴匈奴人,攻守易形了”
“寇可往,我亦可往”
此言一出,大殿之中眾多將軍皆心神澎湃,一同高聲道“臣等必然一戰殲敵,揚我大漢國威”
雁門郡,群山繚繞之中,秋意蕭瑟。
然而,曾經之馬邑城之中,繁華之景象已經不見,取而代之的是肅殺之意。
蓋因,有大漢大軍至,使城中百姓不敢外出。
漢武帝劉徹使韓安國、李廣于馬邑,直面匈奴君臣單于,李息出代郡,領兵斷匈奴單于之輜重。
公孫賀于雁門郡西,以待匈奴
此時,合圍之勢已顯
軍臣單于于王庭至大漢邊境,聽聞馬邑城中之富奢,當即意動。
遼闊的草原之上,匈奴騎兵猶如潮水一般彌漫在草原上,其中,爾悌竟然也跟隨而至。
“單于,不如讓屬下去往馬邑城中,為單于帶來大量財物、美人,而單于不必涉險”
爾悌一臉的擔憂,似乎真心實意的關心軍臣單于一般。
聞言,身材魁梧的軍臣單于端坐在馬背之上,看著爾悌笑道“漢人,牛羊也”
軍臣單于毫不掩飾自己對漢人的蔑視,“區區馬邑城,唾手可得”
“此時,爾悌你便留在草原之上,接應我”
“可是是”
爾悌猶豫,不過還是點頭。
“哈哈哈”
軍臣單于暢快的笑著,看著爾悌忠誠的模樣,當即心中愉悅,但是又想到了另一個人,不禁又道“可惜了你的兄長,竟然趁本單于不注意,讓他逃跑了”
說罷,軍臣單于身上的甲胄發出清脆的金屬碰撞之聲,隨著戰馬的奔騰,來到了匈奴大軍之前。
“勇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