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們卻不知道,此時的漢武帝劉徹并不擔憂壽命之事,對于長生,也不甚看重。
但是,卻也沒有驅趕長安城之中的方士。
或許是在漢武帝劉徹看來,神鳥只是答應了讓其返老還童,并不是真正的讓他長生,故而才心有期待。
但是,天下方士聚集長安,帶來的卻是各種混亂。
同時,城中一些達官顯貴也深信方士之言,在府中燒丹練貢,服用所謂仙丹。
逐漸,竟然向宮中蔓延,尤其是后宮之中,多有嬪妃信方士所謂巫蠱之術,詛咒他人,相互爭寵。
公元前100年,大漢皇帝下令,南下平定東甌等國,使其為大漢領土,然而,兵鋒未至,東甌等國望風而降。
于是,大漢兵鋒隨即向西南二去,征伐夜郎國。
公元前99年,夜郎國滅。
公元前90年,大漢征伐朝鮮半島,滅萁子王朝。
同年,西征西域,同大宛國開戰,滅大宛,得汗血寶馬。
公元前88年,神鳥使大漢皇帝返老還童,重回而立之年。同時,時丞相張騫返老還童,重返而立之年。
大漢威勢達到頂峰,四海皆服,萬國來朝
同年,漢武帝劉徹聽從丞相張騫建議,全國止兵戈,行休養生息之策。使天下士人齊聚長安城,選拔有德行之人為官。
又過十年,大漢國力有所恢復,經過幾十年征戰,大漢國力消耗嚴重,雖有紅薯之功,但是天下百姓已然心有怨恨。
而十年休養生息,天下再現盛世之相。
世人皆稱此乃“二帝盛世”
所謂二帝,即為大漢皇帝活出第二世。
同時,南方滇國對大漢不敬,大漢派使者前往斥責,使者言
“大漢天兵將至,勿動,動則滅國”
滇國貴族驚懼,當即殺滇國國王,另立新王,乞求大漢原諒。
時間緩緩流逝,五十年時光再次流逝。
公元前38年,太子劉據薨,世上始有六十年太子
漢武帝劉徹心中悲傷,親自處理太子劉據之后事,并且封太子劉據為崇德皇帝,葬于茂陵之畔。
公元前37年,太子劉據薨逝第二年,大漢皇帝劉徹駕崩,葬于茂陵。
在皇帝駕崩之前,召開丞相張騫入宮,贈丞相張騫“周公負成王朝諸侯圖”。
因皇長孫早逝,故而,漢武帝劉徹立重孫劉詢為新帝。
同時,漢武帝劉徹也見了神鳥最后一面。
皇宮之中,一處富麗堂皇的宮殿之內,宮殿外殿大量官員靜靜矗立,隨即便見到一道圣潔的光芒從天而降,然后一道神鳥的身影出現在宮殿之中。
白止看了一眼外面痛哭流涕的宮中嬪妃,自己外面臉上帶有悲戚之色的官員,白止當即走進了宮殿之內。
床榻之上,一位老人虛弱的躺在床榻之上,床榻之前,有一個侍者靜靜矗立,且是刻在注意著皇帝劉徹的狀態。
整個宮殿之中寂靜一片,落針可聞。
這份寂靜,卻顯得有些詭異。
“神鳥,你終于來了”
似乎注意到了白止的到來,漢武帝劉徹當即扭頭看向了白止。
只見他臉上盡是皺紋,雙眼凹陷,已是風燭殘年。
“我來了”
白止看著漢武帝劉徹的面容,心中卻非常平靜。
生老病死,看的多了,自然不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