儼然,張家已經成了當今第一大家族,且隱隱有世家之勢。
新帝親政,第一道政令便是冊封丞相、博望侯張騫,為博望公,張騫得公卿之爵位。
同時,皇帝劉詢多任用張家之人,隨著時間的流逝,張家之人多有才能,為國家建言獻策,多為忠良之臣。
隨著新舊更替,大漢朝政因為有忠良之臣的緣故,依舊安穩如初。
大漢邊疆安穩,西域諸國敬服,萬國來朝。
百姓安居樂業,因為有紅薯的緣故,即使是大災之年,仍舊沒有饑荒發生。
再加上當初博望公出使西域,鑿通西域,在這百年之中,更有大量不同的作物從西域傳入大漢,使得大漢百姓在吃、用等方面,有了更多的選擇。
時間流逝,在博望公張騫被封公之后的第五年,白止降臨博望公府。
此時的博望公府與曾經的博望侯府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變得更為巨大、奢華。
但是博望公府之中的人,卻依舊如同曾經那般有禮。
而白止卻對這一切熟視無睹,直接來到了博望公府之中的一處富麗堂皇的房間之內。
房間內,帷幔高懸,雕花窗欞之上投射下陽光的倒映,形成一道道璀璨的光柱,然后在地毯之上留下片片明媚的光斑。
一旁有雕花嚴謹的桌案放置,而在內間寢室之內,卻見有人靜靜的矗立。
床榻之上,一個老人靜靜的躺著,在他床榻旁邊,卻跪著一些人,跪著的人中有孩童、有少年,也有中年男子。
他們似乎正在靜靜聽著床上之聲的訓誡。
就在這時,床榻之上虛弱的聲音一頓,然后擺擺手,道“就這些吧,你們便退去吧”
“是,老祖宗”
待房間之中的所有人都退去之后,白止才現身。
見到翎羽依舊雪白如故的神鳥,張騫蒼老的臉上帶上了一絲笑容,但是在皺紋的襯托之下,這絲笑容卻又有一絲猙獰。
老了,便是如此。
“神鳥,你來了”
張騫笑著打招呼。
“我來了”
“我知道,我的時間不多了。”
張騫靠在靠背之上,靜靜的看著神鳥,道“先帝走了,而我,也即將要走了,但是神鳥,卻依舊如故。”
說到這里,張騫的語氣之中沒有絲毫的艷羨之色,反而充滿了濃濃的解脫。
“不知道當我離去之后,神鳥在某一日,是否還會再想起我”
“自然是會的。”
白止點頭,落在床榻之前的青銅燭臺之上,似乎是同張騫平日那般閑聊。
得到白止的回答,張騫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隨即又皺眉,道
“不知我走了之后,這大漢百姓之又如何”
身為大漢丞相近百年,張騫對天下諸多事情太了解了。
雖然大漢有神鳥相助,更是賜下那高產作物紅薯,但是天下,仍有被餓死之人。
而身為大漢丞相的這些年,張騫一直致力推廣紅薯,并且以求解決天下百姓饑餓之憂。
天下雖然無有大的饑饉之災,但是仍然會有人餓死。
這讓他身心疲憊。
白止自然知道張騫想的是什么。
不過,白止又能給他什么建議呢
況且,此時的張騫也油盡燈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