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做水經注”
“燕子,燕子,你說若是伐竹為舟,從此順流而下,大江左右,崇山峻嶺,將盡收眼底,又是何等的美景啊”
男子對一旁的燕子說道。
燕子一言不發,靜靜的站立在一旁的枝頭之上。
男子也不嫌棄自己啰嗦,一邊說著,一邊取出腰間長劍,在一片竹林之前暫時修整。
同時,編織了一個竹筏。
休息一夜,男子打了一些野味,烤熟之后,用潔凈的竹片,撕下肉條放在燕子身前,“多謝燕子陪伴,這便是我的謝禮吧”
男子說罷,便開始大快朵頤自己烤制的美食。
燕子站在青石之上,看了看男子,又看了看身前竹片上的肉條,卻也低頭吃了起來。
耀眼的陽光透過細密的竹林照耀在地面之上,撒下淺淺炫麗的璀璨梅花。雖然是盛夏之時,但是在這山中,卻感到陣陣清涼。
遠處,從山間流淌而下的潺潺溪流汩汩流淌,傳來叮當之聲,如鳴珮環,隔篁竹,聞水聲。
男子取出包裹之中的筆墨,在紙上簡單的記載著什么,罷,又用桐油紙將書寫紙張仔細包裹,然后放在放置在包裹最深處。
做完這些,男子才看向一旁的小燕子,道“不知道燕兒是否還同我一起前行”
燕兒沒有回答男子,卻也直接落在了一旁的翠竹之上。
見此,男子笑了笑,隨即大步向不遠處的大江之畔。
卻見平緩的大江之上,一條竹筏被輕輕推進了水中,然后便見到一個男子走上竹筏,手上持著一根竹子,然后劃船前行。
兩岸青山如黛,風景秀麗,水面平緩,一條條魚兒在水面之下游蕩,不懼人影。
恍然見,聲聲猿鳴從遠方傳來,哀婉凄絕。
一人、一燕、一筏,寄情山水,春來東往。
燕子低頭,男子揮筆
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飛躍大山,飛躍大江大河,山河萬萬里,山水之中,多有愜意。
一只燕子在山林、平泉之上雀躍,又有冬日,行走于白雪之上,山人見之,皆驚。
時光流逝,外界朝廷風云變幻,八百年王朝似乎也到了盡頭,曾經的諸多仁政時至今日也變成了阻礙發展的“祖制”。
皇帝無能,朝堂官員無德。
恍然之間,似乎已經到了王朝之末。
白止冷眼看世界,世家林立,長安城之中古老的百年世家張家卻也無能人出世。
“八百年王朝,同周長久,也該更替了”
白止自然知道,世上豈能有長久的王朝
長久之下,制度古老腐朽,不知變通。必然會被時代所拋棄,而唯有經過血與火的淬煉,才能獲得新生。
白止怕因為有自己的緣故,將這群華夏先民保護的太好,以至于華夏民族失去了勇于奮斗的精神。
“護佑大漢八百年,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寄情山水,不近紅塵。
世間紛爭,冷眼旁觀
時間紛紛擾擾,山水之中卻依舊寧靜。
大漢統治華夏八百載,大漢之名已經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