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止聽到李歆霓的疑惑,心中也開始回憶原本歷史上的門閥覆滅。
最直接的原因,便是五代十國。
只有戰亂,才能覆滅門閥。
畢竟,戰亂的環境,軍閥征討,可不講究什么律法,屠城滅門之事,時時發生。
也在五代十國這個時期,門閥的土壤基本被鏟除。
不過,在唐朝,甚至是在原本歷史之中的隋朝,統治者無不都和門閥世家做著斗爭,而斗爭最大的產物,便是科舉制
白止心中豁然開朗,漢時,漢武帝行征辟,亦或是從太學之中選拔人才。
但是更多的,還是官員舉薦。
但是因為自己的緣故,如今的唐朝仍然是征辟制,因為沒有了隋朝,也沒有了科舉制的形成。
“那就實行科舉制”
白止突然回答道。
李歆霓陡然聽到白止的回答,同時聽到科舉制這三個字,也有些疑惑。
“什么是科舉制”
“所謂科舉制,便是通過考試來選拔人才”
“考試是否是考核”
李歆霓頓時明白了。之前她在張氏學堂當先生時,也會時常考核學生的學習成果,然后進行因材施教,亦或是進行懲罰獎勵。
“沒錯”
白止回答,“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政策改革,不僅需要官府來制定學生學習的內容,還需要定期舉行科舉考試,從最小的鄉里、再到府縣、再到郡省,再到國都長安,甚至是皇帝親自監考,一級一級的舉行科舉考試”
“其中,不禁需要廉潔的官員充當考官,以防止出現科舉舞弊,還需要大儒出題,亦或是詩詞歌賦,亦或是經典古籍,亦或是時政治國,亦或是格物致知,亦或是天文歷法”
白止大致訴說了一下,而李歆霓也聽的非常認真。
甚至一個字都不愿意漏掉。
此時,李歆霓行走在一片山林之中,遠遠的看去,前方出現了一個小小的村子,還有炊煙裊裊升起。
山道之中清風陣陣,吹拂在臉頰之上,猶如母親的輕撫。
李歆霓在一棵樹下,尋了一個青石坐下,然后才再次問道“如此,恐怕是一個龐大的改革才行,還需要皇帝的親自干預,不然,很難推行”
李歆霓的言外之意,便是科舉制的推行是沖著世家壟斷了知識去的,而世家自然也能看出科舉制的作用,必然會出手阻止。
所以,推行科舉制的時候,必然會受到很大的阻力。
“沒錯”
白止也點頭。
李歆霓沉默片刻,然后才起身走進前方的村子。
找了一個好心的人家借宿,李歆霓并沒有急著入睡,而是取來隨身攜帶的紙墨,將科舉制的種種細節,都一一寫下。
如此,才和衣入眠。
第二日,李歆霓快速啟程。
接下來,她不再游山玩水,而是注重好趕路,她想盡快將這科舉制給長安城的皇帝,讓皇帝盡快適應。
這件事,慢不得
因為此時的皇帝也算是開國皇帝,擁有無限委婉,更牢牢掌控全國大軍,推動科舉制的推行,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而若是守成皇帝推行,收到的阻力無疑是巨大的。